-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笠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们为了遮阳或防雨而戴在头上的帽子。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气宇(qì yǔ)的意思:形容人的仪态或气质非常出众,独特而不凡。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威音(wēi yīn)的意思:指声音威严、有威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敬畏和震慑。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致仕(zhì shì)的意思:指官员或军人因年龄或其他原因主动辞去职务。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志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出色的人物或有志向的人。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坐家(zuò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不出门,只在家中享受安逸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描绘了开悟后的自由状态,仿佛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达到通达。"青山常在,知识难逢"暗示了真理或智慧如同永恒的青山,不易轻易获得,需要用心探寻。接下来提到"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可能是在说即使在佛教史上早于威音王的时代,修行者也需坚守岗位直至退休(致仕),体现了禅修者的执着和毅力。最后两句"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了禅师们的威严与朴素,沩山笠子象征沩山和尚的谦逊,志公拄杖则暗指志公禅师的智慧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体验和实践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发嘉兴府
晓发嘉兴府,人家门未开。
闸关船侧过,水涨堰平推。
浓绿暗官柳,肥红绽野梅。
城中箫鼓发,知是使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