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六十六》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六十六》全文
宋 / 释智朋   形式: 偈颂

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青山常在知识难逢。

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

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笠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们为了遮阳或防雨而戴在头上的帽子。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气宇(qì yǔ)的意思:形容人的仪态或气质非常出众,独特而不凡。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威音(wēi yīn)的意思:指声音威严、有威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敬畏和震慑。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致仕(zhì shì)的意思:指官员或军人因年龄或其他原因主动辞去职务。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志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出色的人物或有志向的人。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坐家(zuò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不出门,只在家中享受安逸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描绘了开悟后的自由状态,仿佛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达到通达。"青山常在,知识难逢"暗示了真理或智慧如同永恒的青山,不易轻易获得,需要用心探寻。接下来提到"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可能是在说即使在佛教史上早于威音王的时代,修行者也需坚守岗位直至退休(致仕),体现了禅修者的执着和毅力。最后两句"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了禅师们的威严与朴素,沩山笠子象征沩山和尚的谦逊,志公拄杖则暗指志公禅师的智慧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体验和实践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智朋
朝代:宋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猜你喜欢

晓发嘉兴府

晓发嘉兴府,人家门未开。

闸关船侧过,水涨堰平推。

浓绿暗官柳,肥红绽野梅。

城中箫鼓发,知是使君回。

(0)

同刘朋山游湖边作

谁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

四时风物弦歌里,两岸人家图画中。

堤柳送迎忘尔汝,棹声来往自西东。

风波便作恩波看,此乐君王与众同。

(0)

喜公权仲逢垂访

高轩相约访柴关,潇洒如君会合难。

雨径偕行穿履湿,风亭久伫袷衣寒。

百忙好向闲中息,万动宜当静处看。

公暇再来应不倦,东篱金蕊未凋残。

(0)

陈山道中

缭绕陈山路,萧疏古岸枫。

侧身徐杖屦,蹇足奈蒿蓬。

叆叆流云暮,冥冥落雁空。

巨灵劈倒处,龙出玉泉中。

(0)

丈人观

宁君始学道,敢据五岳尊。

及为帝东在,便与天长存。

(0)

秋怀五首·其四

畴昔旅江湖,夜夜南飞雁。

山园柿栗秋,出户望河汉。

袛今寒雁时,中夕起三叹。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