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直二首·其二》
《次韵子直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旷朗秋天迥,岭云依树消。

飞归鸟急,去去广川遥。

鸿鹄本难畜,松筠后凋

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归(fēi gu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离开原来的地方,返回或回归原处。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后凋(hòu diāo)的意思: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巅峰后开始衰落。

旷朗(kuàng lǎng)的意思:形容天空明朗、晴朗无云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开朗、豁达。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翻译
宽广的秋天格外明亮,山岭上的云雾依附在树梢渐渐消散。
飞翔的归鸟急忙忙地飞回,前方广阔的河流遥远无边。
大雁天鹅本就难以驯养,松树竹林却常常到最后才凋零。
谁能写出招隐的诗篇,在这年末时分,我独自感到寂寥。
注释
旷朗:形容秋天天空开阔明亮。
迥:迥异,特别。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依树消:依附在树梢上逐渐消失。
飞飞: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
归鸟:归巢的鸟儿。
广川:广阔的河流。
遥:遥远。
鸿鹄:大雁或天鹅,古代象征志向远大的人。
畜:驯养。
松筠:松树和竹子,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后凋:最后凋谢。
招隐赋:召唤隐士的诗篇,指表达隐逸生活的作品。
岁暮:年底,年末。
独难聊:独自感到无聊,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旷朗秋天迥”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宽广明亮的秋日场景。“岭云依树消”则透露出一种淡远之感,山中的云雾仿佛附着在树木上渐渐消散,给人以清寂之感。

“飞飞归鸟急,去去广川遥”两句,描写了秋天鸟儿急匆匆地返回它们的巢穴,以及远处广阔的河流带来的孤独与遥远。这里的“急”字和“遥”字,分别传达出时间紧迫和空间距离感,使人不由得生出秋意。

“鸿鹄本难畜,松筠常后凋”一联,通过对鸿鹄(大雁)与松枝的比喻,表达了难以留住美好事物和岁月易逝的哀愁。鸿鹄飞行高远,不易捕捉,象征着难以把握的人生美景;而松筠常在后来凋谢,则隐喻着时光流逝,一切繁华终将落叶归根。

最后两句“谁为招隐赋,岁暮独难聊”,则是诗人自问或询问他人,在岁末孤独之时,有谁能够理解并陪伴自己写下那些关于隐居的诗篇。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理解和文学创作的渴望,以及面对年关时分外的孤单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既有对秋天美景的赞赏,也有对人生易逝和孤独难耐的沉思。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寄连元礼屯田员外

忆共西州把酒卮,酒酣风味未全衰。

人惊李郭同舟日,句索羊何共和时。

省帐飘香君觐早,箧书腾谤我归迟。

他年会面须惊怅,瘦尽昆山玉树枝。

(0)

夏日池上·其一

溪流来不近,永日映霞霏。

水荇自相缭,汀禽无次飞。

颓沙时损路,幽濑忽藏矶。

谁欲留连我,相将日暮归。

(0)

送客野外始见春物萌动

苑路高高雪作泥,始知春信到芳蹊。

绿波水暖鱼腮骤,缥色陂长麦首齐。

万里碧云随望合,半规红日有情低。

榆牙柳目相看数,枉是回肠付解携。

(0)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下拜亲膺一札书,隋河风柂送行舻。

晓辞汉署茅留蕝,暮听廉歌裤换襦。

方志贡珍传磬错,客庖羞品盛鱼腴。

双旌引入柔桑陌,少驻骖驔捋美须。

(0)

送朱进士赴举

汉家廉诏举翘英,银纻观宾望斗城。

北地高门传玉节,西京旧学秘金籯。

邮亭续食星轺急,岭路驰烟月狖惊。

几日东归荣昼锦,度关遥识弃繻生。

(0)

春晖寓目二首·其二

春意都无几,还持欢绪归。

游蜂抱蕊去,惊燕失泥飞。

风下幡幡影,霞留暝暝霏。

既知瑶席恨,不减欲沾衣。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