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赤精(chì jīng)的意思:形容品质纯粹、纯正无瑕。
法相(fǎ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和仪态端庄庄重,有法度。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符法(fú fǎ)的意思:指法律法规、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教道(jiào dào)的意思:教育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旷如(kuàng rú)的意思:形容景物空旷辽阔,没有人烟。
昆阆(kū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翘足(qiáo zú)的意思:指人站立时,用脚尖蹬地,抬起脚跟,表示非常急切或渴望。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仙禽(xiān qín)的意思:指神仙所饲养的鸟类,也用来形容非凡的美好事物。
相向(xiāng xiàng)的意思:互相朝着相同的方向或目标前进。
引吭(yǐn há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尤指高声喊叫或歌唱。
羽仪(yǔ yí)的意思:指羽毛和仪态,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高雅。
子晋(zǐ jìn)的意思:子晋是一个古代的谦称,用来称呼对方的儿子。在现代汉语中,子晋也表示对年轻人的尊称。
- 翻译
- 三幅轻盈的翅膀在空中飘荡,谁能描绘出仙鸟的模样。
侧耳倾听,仿佛看见赤红色的精神在远方眺望。
它张开喉咙观察云彩的动态,踮起脚尖靠近池塘的样子。
它像接近草席般朴素,又如同进入神秘的方丈室。
整日无声,只与你默默相对,不急于离去。
它不是子晋能驾驭的,也不像道林那样自由飞翔。
它的外表符合高贵的羽族仪态,骨骼也符合佛法的形象。
我愿它飞上君子的厅堂,无需向往遥远的仙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画中的鸟儿就要从纸上飞跃而出。这不仅是对绘画技艺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艺术高洁、不染尘埃的情感寄托。
“䯔耳侧以听,赤精旷如望”中,诗人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将自己融入画境,仿佛能听到画中的声音和呼吸,这种超现实的感受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接着,“引吭看云势,翘足临池样”则是对画中禽鸟姿态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也让读者能够在心中勾勒出画面的生动景象。
“颇似近蓐席,还如入方丈”这两句,通过对空间感的运用,让人感觉到画中的禽鸟似乎就在身边,甚至可以进入其生活的场所。这不仅是对绘画艺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尽日空不鸣,穷年但相向”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哲思。尽管画中的禽鸟终日沉默,但它们彼此朝夕相对,这种平和而深远的情感寄托,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艺术修养的高要求,以及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所持之严谨态度的肯定。这里的“子晋”和“道林”,都是历史上的艺术大家,他们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标准。
最后,“貌既合羽仪,骨亦符法相。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阆。”则是对画中禽鸟外形与内质都达到了完美统一的赞誉,同时也是诗人对于艺术家能够达到高尚境界的殷切期望。这不仅是对画作的肯定,也是对艺术追求纯粹、崇高理想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绘画作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