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长歌考槃洒落休官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

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持身(chí shēn)的意思: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歌咏(gē yǒng)的意思:用歌声表达赞美、颂扬或歌颂的意思。

考槃(kǎo p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奋发,不断探索、思考,力求取得进步。

洒落(sǎ luò)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休官(xiū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休息或离职,不再担任官职。

鉴赏

这首诗《偶成》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冯山以“长歌咏考槃”开篇,借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典故“考槃在涧”,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接着,“洒落正休官”一句,点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定,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解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倚靠在竹林旁,面对溪流,手携书籍,静坐于岩石之上阅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既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风度,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即使身体感到疲惫,也不忘脱去鞋子,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即便头发稀疏,也忘记了戴帽子,更显其对物质的淡漠。这种对个人形象的不在乎,恰恰映射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最后,“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表达了诗人希望过着简单、无欲的生活,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总结,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冯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深邃的探索和追求,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遣闷·其六

白头儒生良自苦,独抱陈编住环堵。

身历燕南遍齐鲁,摩挲漆经观石鼓。

上探商周过三五,矻矻穷年竟奚补,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

马矢高于矍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

寓言何必齐庄周,属辞何必通《春秋》。

一字不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

(0)

乙巳寒食

香风吹面东方来,樱桃花发柳眼开。

鸾箫声歇幽兰笑,十二楼前青爵叫。

王母骑龙愁暮云,碧桃过眼三千春。

北山佳城久无主,寒食心摧泪如雨。

自惊发薄不胜梳,心事波摇为谁语。

(0)

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时年八十九

白发青瞳寿者身,每逢佳节话咸淳。

百年未尽四千日,来岁还周九十春。

迁客无家空望拜,孤臣有表竟谁陈。

今朝风雨茅茨底,应对儿孙说远人。

(0)

飞鱼

海于天地中,物不能比大。

阴阳浩出没,造物穷荒怪。

力足浮三山,势欲吞大块。

岂惟日月浴,兼疑鬼神会。

披经案《山海》,异族纷琐碎。

我时一徘徊,足蹑二仪隘。

焉知贾客辈,入海如入阓。

风昏白波驶,雨惨黑洋迈。

批石嗔火发,齧指愁舟坏。

飞鱼集樯柂,翅尾错珍贝。

初疑燕雀翻,复骇蝗螟坠。

非类感所稀,枯腊拾海外。

三韩雨雾洗,百岛风烟带。

参差插双翰,欹侧张两旆。

形模小鲜具,意气鹏鹤类。

祗惭海若笑,狭小矜此辈。

我复嗤海若,万汇同一态。

神灵数巨鱼,鲲鲸鳅鳄魪。

智屈云雨能,肉大何足脍。

龙门万鱼跃,此翼吾所快。

(0)

夜坐吟

漏板敲愁寒夜永,璧月流辉洞房静。

香锁鸳鸯生微尘,阿姬抱恨娇眉颦。

褰裳起唱相思曲,秋叶满家霜簌簌,含啼背影吹残烛。

(0)

落花五十首·其八

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伫多时。

拟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煞要诗。

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

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