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则(bā zé)的意思:指八个方面或条目的规定或法则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大苏(dà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壮丽、宏伟。
东夷(dōng y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泛指北方的蛮夷。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 鉴赏
此诗《鲜使以皇华石洲二集求序兼乞余诗文稿书以答之》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与对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其对海外文明的向往和尊重。
首句“著书依北阙”,表明诗人致力于学术研究,作品依据于朝廷的指导与支持,体现了他对官方文化体系的认同与依赖。接着“问字及东夷”一句,表达了诗人不仅局限于本土文化,还广泛涉猎外来知识,追求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八则传箕后,同文入盛时”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在学术上的贡献,通过整理和传播古代文献,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在繁荣的时代里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未飞司马檄,能诵大苏词”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文学造诣,他虽未像司马迁那样撰写历史巨著,却能如苏轼一般,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最后,“海外多声教,归求自有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海外文化的欣赏与向往,认为在异域同样存在值得学习的智慧与知识,体现了其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期待能够从外部世界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学识与创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郭之奇作为学者的远见卓识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其对学术传承与文化交流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杜渐子长
吾鄙少与合,杜子爱所多。
直木有正性,深源无乱波。
齿少蔚未冠,心古先已皤。
卓哉金石姿,勉矣勤锻磨。
翩翩弓之张兮诗三章寄王介甫
翩翩弓之张兮,其亦弛则藏兮。
惟此乘马,不秣而驾。维彼乘驹,不驾以刍。
翩翩弓之觓兮,其亦弛则櫜兮。
厩我乘马,不适以驾。同彼乘驹,亦食以刍。
瞻彼车兮,既徵其辐。有驹斯服,有马斯牧。
心之忧矣,聊以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