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是迂儒,诚宜与世疏。
唯当早休去,幽处卜吾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世态度的一种自我解嘲和超脱。诗中“迂儒”指的是过于拘泥于礼节之中的儒生,诗人自称为迂儒,显示出一种自嘲和幽默感。
“诚宜与世疏”则是说这种拘泥的态度本应与世俗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距离感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宁静。紧接着,“左迁犹上疏,薄俸亦抄书”两句,通过对古代贤臣被贬官仍坚持上书和对儒生不屑为五车书的态度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人那份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的赞赏。
“漠漠花侵眼,萧萧发映梳”两句,则是通过对春天花开和头发被风吹乱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体会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最后,“唯当早休去,幽处卜吾庐”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选择。在这里,“卜”字有占卜之意,意味着诗人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以实现内心的平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处世态度的反思,对古代贤臣的精神赞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一种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