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
及观鵩鸟赋,颇觉生死轻。
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
《五哀诗.汉梁王太傅贾谊》【宋·李纲】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高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力还治古制,物物与正名。改朔易服色,庶几礼乐兴。仪章悉草具,舆议当公卿。岂知绛灌徒,谮毁如建瓴。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弃鼎宝康瓠,铅刀钝青萍。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及观鵩鸟赋,颇觉生死轻。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已荣。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诚。奈何君臣义,浇薄返不明。缅怀古人心,使我气拂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967c68bf0a5a00222.html
卑湿(bēi shī)的意思:卑微、谦虚、谦逊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明(bù míng)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
草具(cǎo jù)的意思:指一些用来割草或种植作物的农具。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筹策(chóu cè)的意思:
亦作“ 筹筴 ”。1.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老子》:“善数不用筹策。” 高亨 正诂:“筹策,古时计数之竹筳也。”
(2).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筴之臣无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 孙子 筹策 庞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南齐书·祖冲之传》:“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氂,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出意(chū yì)的意思:通过出人意料的手段取得胜利或成功。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悼屈(dào qū)的意思:悼念受到冤屈的人,表达对冤屈者的同情和哀悼。
得寿(de shòu)的意思:获得长寿、享有长命。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对诏(duì zhào)的意思:指对皇帝的诏令进行回应和执行。
飞英(fēi yī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技能高超。
奉宣(fèng xuān)的意思:奉宣指的是遵从宣布的命令或者传达的指示。
服色(fú sè)的意思:服色指服饰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人的衣着打扮。
拂膺(fú yīng)的意思:拍打胸部,表示悔恨、懊悔。
改朔(gǎi shuò)的意思:改变岁首,调整时间。比喻改变计划、方向或策略。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公辅(gōng fǔ)的意思:指在政务上担任重要的辅助角色,帮助主要负责人完成工作。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古制(gǔ zhì)的意思:古代的制度、风俗或规矩。
画筹(huà chóu)的意思:指事先做好计划、安排,为将来的行动或事情做准备。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籍籍(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况艰苦、困顿。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建瓴(jiàn líng)的意思:指有建树之才能,有领导才能。
绛灌(jiàng guàn)的意思:指用红绳子将树木周围围起来灌溉,比喻对人的关心和培养。
浇薄(jiāo bó)的意思:浇薄指的是加水稀释,比喻把有价值的东西掺杂或混杂在无价值的东西中,使其变得不纯洁、不完善。
精诚(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心灵纯粹,情感真挚,态度真诚。
惊倒(jīng dǎo)的意思:非常震惊,使人吃惊到不能自持。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康瓠(kāng h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为人正直。
老生(lǎo shēng)的意思:老生是指戏曲演员中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前辈。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人。
理乱(lǐ luàn)的意思:指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无法理清头绪。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梁王(liáng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很高的地位、能力或权威。
良已(liáng y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泣涕(qì tì)的意思:流泪而哭泣。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卿相(qīng xiàng)的意思:指官职高贵的宰相或重要政要。
青萍(qīng p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浮萍,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弱冠(ruò guàn)的意思:指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用来形容年纪轻轻就显示出了成熟和才华出众。
沙地(shā dì)的意思:沙漠中的一片地区,形容荒凉、贫瘠的土地。
伤生(shāng shēng)的意思:伤害生命、伤害生命力。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施行(shī xíng)的意思:指执行、实施某项政策、法令、计划等。
受任(shòu rèn)的意思:接受任命或委派担任某个职务或任务。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朔易(shuò yì)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变化迅速,易于预测和掌握。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投书(tóu shū)的意思:指把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寄给上级或有关部门。
王略(wáng lüè)的意思:指王者或君主的策略和谋略。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仪章(yí zhāng)的意思:指礼仪和章程,泛指仪式和规矩。
英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具有美好音色。
游汉(yóu hàn)的意思:指游历四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舆议(yú yì)的意思:指公众对某个事件或人物的议论、评价和舆论。
谮毁(zèn huǐ)的意思:指恶意诋毁、诽谤他人。
诏令(zhào lì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法令或命令,也泛指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
正名(zhèng m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准确明确的命名或称呼。
治古(zhì gǔ)的意思:治理古代事物,指修复或整治古迹、古物,使其恢复原貌或保护古代文化遗产。
此诗《五哀诗·汉梁王太傅贾谊》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是对西汉文学家、政治家贾谊的深切哀叹。贾谊,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汉廷崭露头角,其言论深得帝王赏识,却因权贵排挤而遭贬谪。诗中描绘了贾谊从青年到晚年的人生轨迹,以及他面对命运起伏的坚韧与无奈。
首段“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开篇即点明贾谊的非凡才华与年轻时的辉煌成就,他在汉廷崭露头角,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接着“高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赞颂贾谊对治理国家的独到见解,其理论深刻,洞察时局,令人折服。
“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描述贾谊在应对诏令时的创新思维,使老臣们为之震惊,彰显其非凡的智慧与勇气。随后“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进一步展现贾谊在策略规划上的卓越能力,其名声远播,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然而,“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转折点到来,贾谊提出恢复古代制度的主张,与当时崇尚秦制的风气产生冲突。他的改革建议虽得到初步认可,却因权贵的嫉妒与诋毁而被排斥。“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道出了贾谊最终被贬谪的命运,远离权力中心,前往偏远的长沙。
“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描绘了贾谊在贬谪途中,面对湘江水,怀念先贤屈原,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接下来“弃鼎宝康瓠,铅刀钝青萍”以比喻手法,表达了贾谊虽有宝鼎之才,却如同钝刀,无法施展,暗示其遭遇的不公。
“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表明贾谊虽有深沉的思考,但面对命运的不公,只能自我安慰。最后“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感叹长沙环境恶劣,难以长久安居,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及观鵩鸟赋,颇觉生死轻”引用贾谊的《鵩鸟赋》,通过鵩鸟的象征意义,表达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尽管遭遇贬谪,贾谊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描述贾谊晚年受到文帝的召见,深夜与皇帝交谈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然而,“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也揭示了文帝虽有接纳之意,但实际并未完全采纳贾谊的建议。
“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已荣”赞扬贾谊虽未达到卿相之位,但作为儒家学者,其名声与影响已足以自豪。最后“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以梁王的悲剧,反衬出贾谊人生的坎坷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一生的回顾,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与命运的起伏,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李纲以细腻的笔触,将贾谊的生平事迹与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贾谊及其时代精神的深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