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能盖,地不能载。即之本无,弃之则在。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奥的哲理。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天地、金刚和泥土,揭示了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微妙关系。
"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暗示了万物的广大无边,即使是天地也无法包容一切。"即之本无,弃之则在",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看似存在又似乎不存在的特性,它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和态度。"无本不无,在即不在",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可能超越形式,既非绝对存在,也非绝对不存在,而是取决于感知和理解。
最后两句"金刚与泥神揩背,一拶粉碎",运用比喻,金刚代表坚硬无比的事物,而泥土象征柔弱易碎,两者在特定情境下("神揩背")可以相互转化,暗示世间万物皆可变化无常,即使是坚不可摧的金刚,也可能在某种力量作用下瓦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空性与变化的思想,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相对性和宇宙的神秘莫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