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冲寒(chōng hán)的意思:指为了抵御严寒而努力奋斗。
吹葭(chuī jiā)的意思:形容人言辞虚浮,夸大其词。
待腊(dài là)的意思:待腊是指等待寒冷的冬季来临。也可比喻等待时机成熟或事情发展到最佳状态。
冬至(dōng zhì)的意思:冬至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开始和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刻。
覆掌(fù zhǎng)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发生逆转,与原来的情况完全相反。
六琯(liù guǎn)的意思:指一个人担负多个职责或任务。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殊乡(shū xiāng)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环境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阳生(yáng shēng)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生长,比喻人或事物在良好的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至阳(zhì yáng)的意思:指阳光最强烈、最温暖的地方,比喻权势或荣耀最盛的地位。
- 注释
-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
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
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五纹:五色彩线。
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书记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吹葭六琯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
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
浮,一作“飞”。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待到腊月时分。
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
舒,舒放,萌发。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
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
覆,倾,倒。
- 翻译
-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变换,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力与日光的互动。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季节交替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子女教育的关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这两句表明了时间在不断推移,冬至之后,太阳开始回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织物装饰和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活动,描绘了冬日即将过渡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细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这两句则是通过柳树和梅花等自然景象,表现出大自然在严冬过后逐渐苏醒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即临。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教育子女的愿望,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希望能够传授给孩子正确的知识和生活态度。这部分流露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和教育理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还融入了对家庭、子女教育以及故乡的深厚情感,是一首集观察自然、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为一体的优秀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清溪图
清溪之水清无泥,凫飞雁下太平池。
昔人尝比翠绡舞,安得卷之必自随。
画师摹写多巧思,只用乌田数张纸。
戏拈秃笔扫成图,浓淡邅回真得意。
江矶钓浦远更深,昔时行处皆可寻。
张公好雅心不俗,眉山先生为楚吟。
公今奉使庾岭南,峡中乔林与天参。
白云摇曳入船户,清猿呼啸窥江潭。
天霾不开地多热,佛桑山丹赤如血。
此时一展清溪图,洒若胸中贮冰雪。
南方不可以久留,祝公归来此中州。
枕白石兮漱清流,芦声战雨曷若飏风之拔木,渔烟凝晚曷若海雾之横秋。
我已卜居在九江,九华庐阜郁相望。
千里思公如咫尺,扁舟棹月到池阳。
《题清溪图》【宋·孔平仲】清溪之水清无泥,凫飞雁下太平池。昔人尝比翠绡舞,安得卷之必自随。画师摹写多巧思,只用乌田数张纸。戏拈秃笔扫成图,浓淡邅回真得意。江矶钓浦远更深,昔时行处皆可寻。张公好雅心不俗,眉山先生为楚吟。公今奉使庾岭南,峡中乔林与天参。白云摇曳入船户,清猿呼啸窥江潭。天霾不开地多热,佛桑山丹赤如血。此时一展清溪图,洒若胸中贮冰雪。南方不可以久留,祝公归来此中州。枕白石兮漱清流,芦声战雨曷若飏风之拔木,渔烟凝晚曷若海雾之横秋。我已卜居在九江,九华庐阜郁相望。千里思公如咫尺,扁舟棹月到池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167c6706c368a8744.html
月下独酌二首·其一
长空无云江水净,月出东方挂金镜。
我时有酒何处斟,破碎寒光借渔艇。
便邀玉兔乞灵药,一粒为医天下病。
玉兔既不报,我亦醉不知。
舟人解事唤我起,月轮已转西山西。
人间万事不可了,且与明月閒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