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雪(bìn xuě)的意思:指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形容年老。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山店(shān diàn)的意思:指偏远的地方或僻静的地方。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 注释
- 山店:山中的小旅馆。
酬身:谋生或应酬。
未有媒:没有合适的引荐人。
乡关:故乡。
贫后别:贫困之后的离别。
风雨夜深来:在风雨交加的深夜归来。
上国:京都,朝廷。
丹桂:比喻功名或显赫的地位。
衡门:简陋的门,代指寒士居所。
长绿苔:长久无人打理,长满了青苔。
堪惊:令人惊讶。
双鬓雪:两鬓斑白。
岁寒:寒冬。
催:催促。
- 翻译
- 山中小店灯光下,旅人独坐无伴陪。
家乡贫寒后离别,深夜风雨中归来。
在京都寻求功名,简陋门户已长满青苔。
两鬓斑白令人惊,岁月催人老无需严冬催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寂寞生活和远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艰辛与执着。通过“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可见诗中的人物处于一种孤独和无依的境况,而“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与不舍。接着,“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上国”指的是朝廷,“丹桂”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而“衡门长绿苔”则是对知识分子持之以恒追求的描写。
最后两句“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身年华增长的感慨。“堪惊”意味着难以接受,"双鬓雪"则是形容头发早白,象征着年老,而“不待岁寒催”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无情推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寂寞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功名的追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楼侨居歇浦戊申小春适鼎胡耗至海上讹言腾沸出门怅惘中信步至张园夕阳黯淡风叶翻飞车马亦已阑珊逡巡间于尘辙中拾得残纸书啼血三首字迹敧斜语义诡痛盖攀髯堕弓小臣之辞也·其三
龙飞三十四年春,识主何曾见一臣。
持论遂令人掩耳,弃官谁信我忘身。
蟆肠坐愤妖吞月,鹑首空愁醉赐秦。
试问和熹旧朝士,不欺先帝定何人?
韬庵属题董元宰书迹卷子高江村所藏,号‘金沙帖’
书家变法法益新,近代惟有杨少师。
鸿堂著录信具眼,晋唐格辙如见嬉。
鲁公清真未险绝,独取米老吾犹疑。
又闻香光晚年语,甘从公权背献羲。
始知避滑必就涩,自讽所短非吾欺。
诸城继作欲变董,持比登善防浇漓。
坚实板鞭谁辨此,笔前未免惭疲羸。
区区分别皆妄凿,强向故纸评妍媸。
韬庵多艺书犹擅,我亦学步聊追随。
何当掷笔睨天际,胸无古人任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