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杂感四首·其三》
《读史杂感四首·其三》全文
清 / 缪荃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夙抱纵横志,空言调护功。

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

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

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调护(tiáo hù)的意思:指修整、修饰。

吠犬(fèi quǎn)的意思:形容无事生非,找茬挑衅。

挂席(guà xí)的意思:指宴会上宾客离席时,主人挂起的座位席子,表示宴会结束。

空言(kōng yán)的意思:空洞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或承诺。

伤麟(shāng lín)的意思:指无意中伤害到了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物。

脱钩(tuō gōu)的意思:指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解除或分离。

言调(yán diào)的意思:言辞的语调或态度。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缪荃孙所作的《读史杂感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首句“夙抱纵横志”描绘了诗人早年怀揣着豪情壮志的情景,暗示了他对历史人物抱有的理想与期待。接着,“空言调护功”一句转折,指出尽管有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两位不同命运的人物——萧傅被贬谪,而江充则被灭族,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公。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中某些不公正现象的感慨。

“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急促的吠犬声,以及象征着道德沦丧的伤麟之道,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动荡和道德的衰败。

最后,“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这两句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能暗指某种政治或社会变革,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进程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其中,“脱钩”、“畀北”、“挂席”、“徂东”等词语,都蕴含着深意,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也有对历史变迁和道德沦丧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缪荃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湖山八景·其三秋江渔火

八月九月风气肃,白波如山楚天绿。

苍苍夜色入芦花,船泊中流燃楚竹。

夜半起坐寒飕飕,遥见惊飞双白鸥。

鲈鲙莼羹入我梦,扁舟去趁三吴秋。

(0)

灵隐十咏·其六呼猿洞

猿静不自操,栖宿有常处。

朝饮既在涧,暮止俄在树。

冥冥青枫林,上有飞鸟路。

思尔不可见,去隐南山雾。

(0)

萧萧饥马鸣

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

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

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

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

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

(0)

酬江夏友人见寄

四海元龙眼界空,平生豪习竟谁雄。

早知黔首成秦赘,悔学蛾眉入汉宫。

曲水疏篁秋色里,小山丛桂月明中。

故人岁晚能招隐,便买扁舟向汉东。

(0)

竹枝词十首·其一

居庸山前涧水多,白榆林下石坡陀。

后来才度枪竿岭,前车昨日到滦河。

(0)

王氏山庄

茅堂闻在断厓居,耕凿真疑与世疏。

黄石洞依秋树冷,子房祠映古苔虚。

山人自述《潜夫论》,吏部空留处士庐。

见说田间多野兴,每惭为客负犁锄。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