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
《读史杂感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缪荃孙所作的《读史杂感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首句“夙抱纵横志”描绘了诗人早年怀揣着豪情壮志的情景,暗示了他对历史人物抱有的理想与期待。接着,“空言调护功”一句转折,指出尽管有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两位不同命运的人物——萧傅被贬谪,而江充则被灭族,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公。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中某些不公正现象的感慨。
“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急促的吠犬声,以及象征着道德沦丧的伤麟之道,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动荡和道德的衰败。
最后,“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这两句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能暗指某种政治或社会变革,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进程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其中,“脱钩”、“畀北”、“挂席”、“徂东”等词语,都蕴含着深意,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也有对历史变迁和道德沦丧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萧萧饥马鸣
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
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
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
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
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