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中(àn zhōng)的意思:暗中指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动或活动。
布新(bù xīn)的意思:指新事物的兴起和推广。
不落(bù là)的意思:不倒下、不陷落
从龙(cóng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原有的势力、背叛原来的朋友,投靠更有权势的人。
寸土(cùn tǔ)的意思:形容领土狭小,地盘少。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放去(fàng qù)的意思:指某一规定、原则或法律适用于任何地方和情况。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默尔(mò ěr)的意思:默默地思考或默默地忍受
毗耶(pí yē)的意思:相似、相近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三阳(sān yáng)的意思:指阳气充足、健康强盛。
三玄(sān xuá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学问渊博、修养深厚的人。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善谈(shàn tán)的意思:善于说话、擅长谈论
水牯(shuǐ gǔ)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不稳定、摇摆不定。
四句(sì jù)的意思:四句指的是四个句子,通常用来形容一段话或文章的内容简洁明了。
檀林(t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的树林,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聚集在一起。
谈吐(tán tǔ)的意思:指言语的表达和态度,特指言辞高雅、文雅得体。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云从(yún cóng)的意思:指云彩从东方飘移到西方,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转瞬即逝。
林下人(lín xià rén)的意思:指在山林中生活的人,比喻与世隔绝、不务正业的人。
三四五(sān sì wǔ)的意思:形容程度、数量或顺序不是特别准确或固定的。
一二三(yī èr sān)的意思:表示顺序或递进关系,依次排列或进行。
- 鉴赏
这首诗以“云从龙,风从虎”开篇,运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比喻天地间万物的相互依存与互动,引出“大地谁言无寸土”的深意,强调了土地的宝贵与不可忽视。接下来,“三阳肇处布新春,明明独露乾坤祖”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真理。
“谁知毗耶老病翁,默尔忘言善谈吐”这一句通过描述一位老和尚的形象,表达了禅宗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思想,即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超越语言的表达,需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来领悟。
“不落四句彻三玄,还他一二三四五”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即不拘泥于传统教条,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回归最简单的道理。这里的“一二三四五”可能象征着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或生命的简单构成。
最后,“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收来横骨暗中抽,放去随群作水牯”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教诲和期望,鼓励他们像栴檀树一样坚韧不拔,同时也要顺应自然,随缘而行。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禅宗的智慧,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