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词二首·其一》
《边词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子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大同女儿颜如花,十五学得筝琵琶

向中宵弹一曲,清霜明月尽思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同(dà tóng)的意思:大同指的是人们心灵相通,团结和谐的理想状态。

尽思(jìn sī)的意思:尽力思考,用尽心思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五学(wǔ xué)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知识广博。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通过她学习的乐器——筝和琵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乡思之情。"大同女儿颜如花"一句,以美丽的比喻开篇,点明了少女的外貌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纯洁与美好。接着,“十五学得筝琵琶”则透露出她在年少时便已掌握了高超的音乐技艺,为后文的“清霜明月尽思家”埋下了情感的伏笔。

“莫向中宵弹一曲”一句,似乎是在劝阻少女在深夜弹奏音乐,以免触动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让人更加难以入眠。然而,即便如此,即使在清冷的霜月之夜,少女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清霜明月尽思家”,这句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清霜与明月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静谧,也象征着少女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她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少女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夜深人静时的琴声,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

作者介绍
陈子龙

陈子龙
朝代:明   字:卧子   号:大樽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608—1647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
猜你喜欢

舟行杂咏四首·其一

连番秋雨水平陂,红蓼花飘罥钓丝。

对语啁啾两雊鹆,避人飞上最高枝。

(0)

忆綵衣妹

忆昔订苔岑,相逢惬素心。

怜君方病久,待我独情深。

近况书中语,离怀梦里寻。

临行赠罗帕,珍重到如今。

(0)

学小楷口占

劣不成行字半斜,低头空自笑涂鸦。

拈毫羞被旁人见,故向晴窗下碧纱。

(0)

题许颂慈先生评月轩诗集四首·其四

学诗惭愧达夫迟,六义年来始识之。

布鼓雷门还自笑,白头相许订新知。

(0)

过丹阳湖二首·其一

奇峰错落起波间,水上看云只当山。

亲到米家图画里,身随鸥鹭总清閒。

(0)

琴川即事四首·其二

蝶媒飞舞四城忙,一斛明珠未易量。

醇酒妇人无此愿,色丝女子果谁当。

莲花作药心偏苦,芝草无根骨自香。

白眼看天天不语,小星三五乍生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