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牖(běi yǒu)的意思:指居室里面最北边的窗户。比喻人退隐幕后,不再出任重要职务。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读学(dú xué)的意思:指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藩臣(fān chén)的意思:指在封建社会中依附于君主的地方官员。
歌凤(gē fè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婉转动听。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还笏(hái hù)的意思:指臣子向君主还拜。
笺天(jiān t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无法容纳。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上水(shàng shuǐ)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情处在危险、困难的境地,随时可能遭受失败或挫折。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学而(xué ér)的意思:学习并实践知识和道德
在陈(zài chén)的意思: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
掌纶(zhǎng lún)的意思:掌握真理,了解事物的真相。
上水船(shàng shuǐ chu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中乘坐船只,表示乘船旅行或者渡河。
- 翻译
- 年迈之人怎堪做朝廷重臣,半份俸禄的恩惠比以往更深。
熏鼠之事从未在北方窗前发生,宰牛之举无需效仿东边邻居。
上奏天子的文书允许我暂还笏板,但水上行船已难以再握船舵。
年少时读书全然忘记,怎能再吟唱凤凰之歌或书写麒麟之文。
- 注释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讵:岂,怎么。
备:担任。
藩臣:朝廷重臣。
半俸:半份俸禄。
恩深:恩惠深厚。
在陈:在过去。
熏鼠:熏制老鼠以驱除害虫。
北牖:北方的窗户。
效:模仿。
东邻:东方的邻居。
笺天疏:向天子上奏的文书。
初还笏:暂时归还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竹制手板)。
更掌纶:难以再掌船舵(掌纶,古代官职名,掌管船只航行)。
幼读:年幼时读书。
浑忘却:完全忘记。
歌凤:吟唱凤凰之歌(比喻赞美贤德)。
书麟:书写麒麟之文(麒麟,象征吉祥,常用于赞美人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从诗的结构来看,它遵循了古典诗词中的五言绝句形式,每两句一组,共计四组。这种结构紧凑、严谨,是宋代文学的一大特点。
“龙钟讵可备藩臣,半俸恩深胜在陈。”开篇即以“龙钟”比喻功名显赫的官员,“藩臣”则是指守护边疆的忠诚之士。紧接着,“半俸恩深胜在陈”表达了对先贤遗德的怀念与尊崇,暗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借鉴。
“熏鼠少曾开北牖,杀牛何必效东邻。”这里通过“熏鼠”和“杀牛”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度奢侈行为的批评。“熏鼠”暗指古代的一种奢侈之举,即用香料熏鼠以为乐;而“杀牛”则是比喻不必要的大手笔开支。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节俭与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
“笺天疏许初还笏,上水船难更掌纶。”此处借用古代官员出使归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和名声的追求。同时,“上水船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前行之路的艰辛,而“更掌纶”则显示出诗人的坚持不懈。
最后,“幼读学而浑忘却,岂能歌凤又书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早年学习经历的反思和自嘲,以及对未来的文学抱负。诗中通过“幼读”回忆起往日的刻苦攻读,但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学问都已淡忘;而“岂能歌凤又书麟”则是表达了即便不能像古人那样写出辉煌文章,也要有所追求和创作。
整首诗通过多重的意象与比喻,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怀旧、节俭思想以及文学抱负。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更透露出个人对功名、奢侈、学习和创作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