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构精(gòu jī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构思精巧巧妙。
故吾(gù wú)的意思:故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我之前的人”或“我之所以”。
寒谷(hán gǔ)的意思:形容寒冷、荒凉的山谷,也比喻人的境遇困苦、孤寂。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湖亭(hú tíng)的意思:湖亭是指在湖边的亭子,比喻境地幽雅、清净。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兼善(jiān shàn)的意思:兼具多种优点,便于通达。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来学(lái xué)的意思:指通过亲身实践或亲自体验来学习知识或技能。
濂洛(lián luò)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比喻彼此相隔遥远。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堂事(táng shì)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事务、家事。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湘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岭,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胸襟(xiōng jīn)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心胸、气度、志向等宽广豁达的品质。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勋华(xūn huá)的意思:勋绩辉煌,光彩耀眼。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伊周(yī zhōu)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名望、权势逐渐衰落或消失。
优为(yōu wéi)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个体在某方面具有卓越的表现或优势。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坠绪(zhuì xù)的意思:指人的思绪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邃的湖山画卷,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治国之道。首句“大云山色绕晴湖”,以“大云”与“晴湖”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自然景观。接着,“湖边掩映皆楸梧”,细腻地描绘了湖畔树木葱郁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便从此地构精舍,回首湘山非故吾”,诗人在此处构思建造书院,寓意着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精神的归宿。然而,当他回望过去的湘山时,却感到物是人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胸襟浩荡湖亭小,万卷图书读来少”,通过对比湖亭的狭小与书籍的浩瀚,强调了知识的无限性和个人视野的局限性。这不仅是对个人求知欲望的肯定,也是对知识积累与人生境界提升的思考。
“下探濂洛上勋华,坠绪茫茫寻未了”,引用濂溪(周敦颐)和洛闽(程颢、程颐)两位理学大师的典故,探讨了儒家学说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理的艰难。
“庙堂事业本优为,寒谷须劳衍律吹”,将治国理政的宏大理想与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实践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寒谷须劳衍律吹”的比喻,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应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需求,以实际行动温暖人心。
最后,“从来学道贵兼善,圣代伊周今复谁”,总结了诗的主题,即追求学问与道德的兼备,以及在当今时代寻找像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能之士。这既是对历史先贤的敬仰,也是对当代社会贤才的呼唤。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学问、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