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听临流驿,灯看远岸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巩洛(gǒng luò)的意思:指巩固、巩守、巩留。表示坚定不移、牢固稳定。
浩渺(hào miǎo)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无法估量的样子。
洪河(hóng hé)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的河流。
昏黄(hūn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色彩暗淡。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在行(zài háng)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非常熟练、精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黄河渡口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诗人以“落日西山暗”开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将夕阳的余晖与西山的暗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洪河夏涨馀”一句,点明了地点——黄河,以及时节——夏日,同时通过“涨馀”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夏季河水泛滥后的景象。
“昏黄沈巩洛,浩渺极梁徐。”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巩洛和梁徐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黄河两岸的广阔地域。诗人通过“沈”和“极”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水波浩渺、延展至远方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的深远。
“鼓听临流驿,灯看远岸渔。”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渡口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鼓听”和“灯看”,细腻地捕捉到了渡口驿站的繁忙与夜晚渔民归家的温馨画面,既体现了黄河边生活的实际状态,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最后,“频年在行役,倚棹一长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多年在外奔波的辛劳与疲惫,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无奈。倚靠船桨的一声长叹,既是对自己命运的叹息,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徐一之
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
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
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
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