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诗招隐,何心赋问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怀故(huái g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物。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农工(nóng gōng)的意思:指农民和工人,泛指劳动人民。
弃士(qì shì)的意思:弃置有才华的士人,指不珍惜、不重用有才能的人。
七泽(qī zé)的意思:指七个湖泊或水潭,用来形容地势湖泊众多。
全人(quán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道德、智慧、体魄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 翻译
- 怀念三江故土,悼念七泽孤独的臣子。
有客人以诗召唤我归隐,我却无心去写那询问命运的诗篇。
在清明的时代,没有被遗弃的贤士,但晚年能保全名声的人很少。
游子何时才能回归,春天已经到来,农夫和工匠们已经开始忙碌了。
- 注释
- 三江:泛指长江、黄河、珠江等三条大河。
故国:故乡或祖国。
七泽:古代传说中的七个湖泊。
孤臣:孤独的臣子,可能指失意或被贬之人。
招隐:召唤隐居生活,指隐逸的生活方式。
问钧:询问命运,古人常用‘钧’来比喻命运。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弃士:被抛弃的贤士。
全人:保全名声、品德完整的人。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农工:农夫和工匠。
及春:到春天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赠游士艾介翁》。诗人以三江和七泽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游士艾介翁的孤独境遇的同情。他借用“招隐”和“问钧”的典故,暗示艾介翁虽然才华出众,但在明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感叹贤才在乱世中往往难以得到保全。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时局艰难,但仍希望艾介翁能在晚年找到一丝安慰,因为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最后,诗人以游子何时能归乡的问题收束,表达了对艾介翁早日结束漂泊,回归田园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八故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文宪公濂
皇天厌元运,英主革其物。
荡雪万象昏,被之以黼黻。
宋公始膺聘,遂尔参密勿。
一草十制成,顿回天颜悦。
远增鸡林织,近补龙衮阙。
青宫重师资,抗表久始决。
金侈疏傅赐,诗荣贺监发。
覆水忽不收,君恩长断绝。
自缥缈楼绝顶而下东穿潜虬洞
高楼足怡旷,展眺意已穷。
俯身狎鸟道,侧足探虬宫。
回光一乘隙,群玉皆玲珑。
下汇湛湛流,盘石居其中。
雀跃三过之,前复畏蒙茸。
西南一虚窦,隐隐复溶溶。
遥与突星会,迩则天镜通。
幽阒难久留,吾将泛空蒙。
重纪五子篇·其三余宪副曰德
德甫宦不达,衔饥卧西山。
散发听樵歌,轻舠弄潺湲。
宁无临川屐,不踏城市间。
举世称高节,吾独叹微言。
昔闻双井徒,竭蹶趋险艰。
旦夕费雕锼,不救岩石顽。
解曾一决之,浊流遂泛澜。
左蠡稍自清,匡庐出孱颜。
遂令洪都瑟,疏越表三叹。
正始岂必多,滥觞良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