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登封(dēng fēng)的意思:指封建时代官员到达任职地点后,上报到朝廷,表示正式就任。
钩陈(gōu chén)的意思:指把问题或事件的关键点或要害点揭示出来。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临危(lín wēi)的意思:面临危险或困难时,能够冷静应对并勇敢行动。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陪祀(péi sì)的意思:作为陪祀的人或物,表示陪伴在祭祀活动中。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跸(qīng bì)的意思:清除障碍,消除隐患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山众(shān zhòng)的意思:指人山人海,人群众多。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熙洽(xī qià)的意思:形容气氛融洽、和睦。
燕公(yàn gōng)的意思:指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叛朋友的行为。
岩岩(yán yá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 翻译
- 世间名山众多,唯有泰山巍峨高耸。
在圣明的朝代长久安宁,皇帝前来登山封禅。
清静的车驾来到险峻山顶,天子准备迎接吉祥的征兆。
向下看红日升起,山腰间云雾缭绕浓厚。
太史官陪同祭祀,燕公手持笔记录这一切。
谁能料想千年之后,砍柴人会在神坛边斧砍松树。
- 注释
- 天下:全世界。
岩岩:高峻的样子。
岱崇:泰山的崇高。
圣朝:圣明的朝代。
熙洽:安宁和谐。
登封:登山封禅。
清跸:清静的车驾。
危顶:险峻山顶。
钩陈:星宿名,象征天子。
祲容:不祥之气。
红日出:日出东方。
白云浓:云雾浓厚。
太史陪祀:太史官陪同祭祀活动。
燕公:指官员燕公。
载笔:携带笔记录。
樵者:砍柴的人。
斧坛松:在神坛附近砍伐松树。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登泰山之事的诗歌。从“天下名山众,岩岩独岱崇”可以看出诗人对泰山的景观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它在众多名山中独树一帜,气势非凡。"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表明是在一个太平盛世之下,皇帝亲自登临这座神山进行祭祀活动,显示出泰山的重要性和尊贵。
接下来,“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描绘了皇帝在泰山顶上进行仪式时的情景,气氛庄严而肃穆。"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则是从高处远望,看到太阳升起和白云缭绕的壮丽景象。
“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表明有史官随行记录此次盛事,而燕公或许是指某位文人墨客,他携带着笔墨跟随在皇帝身边。"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场景未来流传千古的期待和信心,即使是在很远的将来,人们依然能够通过这些记录感受到当时的辉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泰山的雄伟与皇家祭祀的盛况,而且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
泥浊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今晨南山云,蓊然忽朝隮。
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
积潦始北汇,余波各东酾。
茫茫黑壤润,戢戢翠剡齐。
亦复到邑里,沟浍邹交驰。
往看芙蓉湖,微风绿生漪。
似欲娱使君,岂减习家池。
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
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
更烦请天公,膏泽常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