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部(àn bù)的意思:按照一定的步骤或顺序进行。
布被(bù bèi)的意思:形容言辞、文章布局得体,合乎规矩。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撑拄(chēng zhǔ)的意思:指支撑、依靠、倚赖。
捶楚(chuí chǔ)的意思:指打击、殴打,多用于比喻言论、行为等对人造成严重打击或伤害。
村寨(cūn zhài)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或贫困的农村。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冻雨(dòng yǔ)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降雨凝结成冰的现象。
供张(gòng zhāng)的意思:供张是指提供证据或材料,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证明某事的真实性。
功事(gōng shì)的意思:指功劳、事迹。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华使(huá shǐ)的意思:指派出使的官员出身高贵,形容外交手段高明。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积粟(jī sù)的意思:积存粮食,储备食物。
艰苦(jiān kǔ)的意思:艰难困苦,困苦艰辛。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宽洪(kuān hóng)的意思:宽广而深远的洪水,比喻胸怀宽广,气度高远。
里正(lǐ zhèng)的意思:指在行为、品德上表现得非常正直、公正的人。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莽卤(mǎng lǔ)的意思:形容人粗鲁无礼,不知规矩。
迷路(mí lù)的意思:迷路后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民风(mín fēng)的意思: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习俗、风尚等的总和。
摩抚(mó fǔ)的意思:摩,指摩擦;抚,指抚摸。摩抚意指用手轻轻地摩擦或抚摸。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农功(nóng gōng)的意思:指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用来形容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绩。
贫窭(pín jù)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生活贫乏。
朴陋(pǔ lòu)的意思:简朴而粗糙,没有修饰和装饰。
凄迷(qī mí)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迷茫。
窃食(qiè shí)的意思:暗中偷吃别人的食物或财物。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奢华(shē huá)的意思:形容极其富丽堂皇、奢侈豪华的样子。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守土(shǒu tǔ)的意思:守卫自己的土地,保卫家园。
属吏(shǔ lì)的意思:指属于下级官员的吏员,也用来形容官僚主义、墨守成规的行为。
衰慵(shuāi yōng)的意思:形容人懒散、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土俗(tǔ sú)的意思:
◎ 土俗 tǔsú
(1) [local custom]∶地方风俗
(2) [vulgar]∶粗俗;不雅观闻知(wén zhī)的意思:得知、听说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夷民(yí mín)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也用来形容举止粗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禹稷(yǔ jì)的意思:禹稷是指禹的功绩和稷的粮食,比喻对国家的贡献和人民的福祉。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皇华使(huáng huá shǐ)的意思:指得到皇帝的宠信,被任命为使者,担任重要使命的人。
- 鉴赏
这首《薄被吟》是明代诗人祁顺的作品,通过对一位地方官员在巡视时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民生的艰难。
首句“霜风猎猎吹冻雨”,以凛冽的寒风和冰冷的雨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压抑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社会环境的艰苦。接着,“山色凄迷路脩阻”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山路因天气恶劣而显得更加崎岖难行,暗示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的恶劣。
随后,诗中通过“皇华使君重按部”这一句,点出了地方官员的巡视行为,强调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然而,“属吏奔趍畴敢侮”则揭示了官场的某种风气,即官员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可能会对下属采取严厉的手段,这反映了权力与压迫的关系。
接着,诗人通过“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等描述,直接揭示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贫困和政府服务的粗疏。尤其是“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居住条件的简陋和生活的艰辛,布被的粗糙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民众生活的困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表明了地方官员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但也反映出在处理问题时可能过于严厉或简单化的倾向。里正的反应则揭示了当地传统观念中对贫困和落后状态的接受,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描述了百姓因赋税沉重而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军事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苦难。
“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通过粮食和衣物的匮乏,以及村落的荒凉景象,直观地展示了社会经济的凋敝和人民生活的贫困。
“那得奢华奉官府”表达了对官府奢侈浪费行为的批评,强调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和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忽视。
最后,“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则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更加宽容,理解并关心百姓的疾苦,体现出诗人对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深切愿望。
整体而言,《薄被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强烈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一讽诵益使人忻慕故书五十六字以记
李杜诗垂不朽名,君能刻意继芳馨。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
斯文期主宜推毂,无使沉吟向外庭。
声声慢.西湖别本作与王碧山泛舟鉴曲,王蕺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