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学者薛瑄所作,名为《通鉴》,其深邃的哲理与对人性、道德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薛瑄对于历史与人性的独到见解。
“千二年来治乱机”,开篇即以宏大视角审视历史,指出自古以来,国家的兴衰更替,社会的动荡与稳定,皆源于治理之道。这里的“千二年”并非实指具体的年数,而是泛指漫长的历史时期,强调了历史长河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只从理欲辨安危”,进一步阐述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理性和欲望是决定国家安危的关键因素。理,指的是符合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的原则;欲,则代表个人的私欲和追求。通过辨析理与欲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国家是否能够稳定发展,社会是否和谐有序。
“若将此鉴为心鉴”,诗人提出了一种深刻的思考方式——将历史中的治乱之鉴作为内心反省的镜子。通过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避免重蹈覆辙。
“三五如何不并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三五,此处可能暗喻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或要素,如君主、臣民、法律等,它们应当和谐统一,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诗人希望这些力量能够在理想的社会中并肩而行,共同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薛瑄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期盼,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康王洞呈同游讷禅师
康王洞口无尘埃,青山崭岩水邅回。
飞桥百尺渡天险,下听谷响如奔雷。
凭栏要识物外物,泬寥寥兮何有哉。
但见东阜耸楼阁,碧瓦鳞鳞何崔嵬。
虹电披猖雨新歇,金云点缀芙蓉开。
斜阳疏光照不入,异景万变谁能裁。
仙家遗象已可爱,是时况与禅宗来。
瞳人照耀骨森竦,皎如皓月凌寒梅。
险句卷起谷帘水,真珠万斛收苍崖。
猿不能啼鸟无语,巨石枯木为之摧。
达即善用用即妙,斯游何异登蓬莱。
回头碌碌利名士,日蠹日朽令人哀。
峨嵋亭即席再送
长江奔来一山裂,两岸崔嵬耸双阙。
石人空老薜萝衣,夜夜孤猿啸寒月。
斯亭谁作名峨嵋,颦翠含愁惜离别。
浮生后会难再得,况复相看头雪白。
停杯执手聊逡巡,画鼓铜钲莫催客。
客行西望紫皇家,紫皇真人驾龙车。
海若驱鲸上金钓,玉女挟春妆宝花。
千官称觞祝天寿,箫韶九成奉肴酒。
青霄阔步随鹓鸾,肯向江头恋杨柳。
杨柳花飞春日迟,登峨嵋兮送君归。
和州连云观留题呈太守王纯父
连云之观何寥廓,碧瓦危侵天一角。
深排柱础贯九江,返挂帘钩吞五岳。
风樯北去烟溟溟,雁阵南飞秋漠漠。
白衣每从栏下回,金盆正在檐前落。
蔡公书榜妙入神,剑戟纵横挫矛槊。
主君自是蓬莱仙,分符暂与民同乐。
卷舒当为天下霖,一钓能令六鳌跃。
滕王庾亮尔何人,回视规模太卑削。
我从姑孰飞轻舟,欲陪珠履登斯楼。
与公酣歌相献酬,兰亭俗饮安足求。
手摇麈尾拂斗牛,为君千载扬风流。
后云居行寄和禅师
我所思兮,欧山之巅。
白石苍木蔽窥而隔世兮,路通乎兜率之天。
层楼复阁,触峙绚烂。往即造兮,云渤兴而澶漫。
徙倚恍惚,若夺吾魄兮,聊枚睫以盘桓。
徐风生而雾散,卷绡縠于林端。
洎天清而日上兮,瀑峻飞而潺湲。
畜而为潭,泄而为涧。运之以车兮,盈乎大田。
然复度石桥,登重门。睹篆玉之榜,谒金仙之尊。
徒众五百,厖眉皓首。
形仪静而不杂兮,语言要而不烦。
齐兴止以钟鼓兮,善后先而靡难。
举正眼而谛瞬兮,了无一法之可观。
寂兮乐兮,妙复妙兮,其惟真如之禅。
我请弃冠释带以投依兮,师则指乎未契之缘。
于是曳屣却步,循磴道而复返兮,岁眇眇而屡残。
触网罗以系累兮,方伤羽而戢翰。
怅昨游而欲再兮,庶已创而复完。
乱曰:畴将归兮,卧龙之室。依人道师,成佛而出。
《后云居行寄和禅师》【宋·郭祥正】我所思兮,欧山之巅。白石苍木蔽窥而隔世兮,路通乎兜率之天。层楼复阁,触峙绚烂。往即造兮,云渤兴而澶漫。徙倚恍惚,若夺吾魄兮,聊枚睫以盘桓。徐风生而雾散,卷绡縠于林端。洎天清而日上兮,瀑峻飞而潺湲。畜而为潭,泄而为涧。运之以车兮,盈乎大田。然复度石桥,登重门。睹篆玉之榜,谒金仙之尊。徒众五百,厖眉皓首。形仪静而不杂兮,语言要而不烦。齐兴止以钟鼓兮,善后先而靡难。举正眼而谛瞬兮,了无一法之可观。寂兮乐兮,妙复妙兮,其惟真如之禅。我请弃冠释带以投依兮,师则指乎未契之缘。于是曳屣却步,循磴道而复返兮,岁眇眇而屡残。触网罗以系累兮,方伤羽而戢翰。怅昨游而欲再兮,庶已创而复完。乱曰:畴将归兮,卧龙之室。依人道师,成佛而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67c6b6411ce8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