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郑 总 干 致 芦 管 笔 宋 /方 岳 中 书 采 邑 初 管 城 ,笛 材 饱 霜 摇 绿 云 。春 烟 落 纸 黑 蛟 瘦 ,不 可 一 日 无 此 君 。九 华 真 人 出 奇 计 ,笑 指 秋 江 雪 无 际 。并 刀 失 手 刘 寄 奴 ,爨 余 得 与 诗 为 地 。双 钩 入 握 如 虚 空 ,飘 飘 轻 捷 翻 群 鸿 。翰 林 夜 召 陶 学 士 ,草 制 进 封 卢 国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采邑(cài yì)的意思:指古代国君或王子亲自到外地巡视,考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
草制(cǎo zhì)的意思:形容心理恐惧,疑神疑鬼。
出奇(chū qí)的意思:
[释义]
(形)特别,不平常。
[构成]
动宾式:出|奇
[例句]
这件事很出奇。(作谓语)出奇制胜。(作状语)
[反义]
平常春烟(chūn yān)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特指春天的雾气。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笛材(dí cá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才能或本领。
管城(guǎn chéng)的意思:指权力集中、管辖范围广的地方或机构。
国公(guó gōng)的意思:指国家公务员的最高级别,也指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高级别。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黑蛟(hēi jiāo)的意思:指邪恶的势力或者人物。
寄奴(jì nú)的意思:指被寄养、被托付的人。
江雪(jiāng xuě)的意思:比喻清贫自守,不为外物所动。
进封(jìn fēng)的意思:指被封官职、晋升地位。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落纸(luò zh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写得字迹清晰整齐。
飘轻(piāo qī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轻捷(qīng jié)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轻巧,灵活敏捷。
失手(shī shǒu)的意思:意外地失去控制或失去抓握物体的能力
双钩(shuāng gōu)的意思:指人的眉毛形状像两个钩子,形容人眉毛修长而弯曲。
为地(wéi dì)的意思:为了地方的利益而做事,为地方尽心尽力。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刘寄奴(liú jì nú)的意思:指一个人被迫离开家乡,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陶学士(táo xué shì)的意思:指自我陶醉于自己的学问,自命不凡,自负盈然。
- 注释
- 中书:古代官署名,主管机要文书。
采邑:古代贵族或官员的封地。
笛材:制作笛子的材料。
绿云:形容笛声悠扬如绿色的云雾。
春烟:春天的炊烟,比喻墨色。
黑蛟:比喻墨迹或书法的线条。
九华真人:道教中的仙人,可能象征智慧或非凡人物。
并刀:古代并州(今山西)出名的刀具。
刘寄奴:南朝宋将领,这里可能借代有才华的人。
草制:起草文书。
卢国公:古代爵位名,此处表示提升官职。
- 翻译
- 中书省的官员初次掌管京城,笛子选材饱经霜雪吹奏出绿色的旋律。
春日烟雾落在纸上,墨迹如瘦长的黑蛟,一天都离不开它。
九华山的仙人想出了奇妙的计策,笑着指向秋江上无边的白雪。
并州的名刀在刘寄奴手中失手,只剩下诗篇作为它的归宿。
握着双钩如同置身虚无,轻盈敏捷如群雁翱翔。
翰林深夜召见陶学士,起草文书封他为卢国公。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书吏初任管理城市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官员能力和品质的肯定。首句“中书采邑初管城”表明主人公刚开始管理城市,显示其职责之重要。接着,“笛材饱霜摇绿云”通过对笛子材料受寒霜影响后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初冬的景色,同时也隐喻着主人公新任之职,对其进行了一种期待和赞美。
“春烟落纸黑蛟瘦”则是用一种微妙的情感色彩来描写春天的氛围,通过对春天烟雾与书卷墨色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主人公不可或缺的肯定。紧接着,“不可一日无此君”直接表达了这种肯定,是对主人公能力和存在价值的一种认可。
“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中的“九华真人”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士的尊称,而“笑指秋江雪无际”则展示了这位人物超凡脱俗、胸怀壮志的一面。
“并刀失手刘寄奴,爨馀得与诗为地”中,“并刀失手”可能暗示着某种武力或权力的转移,而“刘寄奴”应是一位历史人物,通过其故事来映衬主人公的处境。最后一句则表明了诗歌这一部分是以诗意和文化积淀为基础。
“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用生动形象描绘了一种轻盈而又充满力量的境界,或许是对主人公才思敏捷、文采飞扬的一种赞美。
最后,“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则显示了诗人在官方文学机构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出诗歌中主人公可能是一位有文学造诣并受到皇帝赏识的官员。通过“草制进封”这一行为,可见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物行动以及文化历史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新任官员的敬意和期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才华和鉴赏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