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画 竹 绢 扇 面 宋 /梁 宗 范 团 团 纨 扇 阿 谁 绷 ,露 出 琅 玕 三 两 茎 。密 叶 旋 从 人 意 长 ,劲 枝 全 藉 笔 毫 生 。翠 筠 不 动 风 常 在 ,直 节 无 根 色 自 荣 。只 恐 半 天 雷 雨 夜 ,化 龙 应 向 手 中 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笔毫(bǐ háo)的意思:指书法家的笔迹或画家的笔触极为细致、精湛。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翠筠(cuì yún)的意思:翠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清雅自然。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无根(wú gēn)的意思: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不稳固或不牢靠。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 翻译
- 谁手持着精致的团扇,几根青翠的琅玕茎露了出来。
繁密的叶子随人心意舒展,坚韧的枝条全靠笔尖描绘而生动。
翠绿的竹竿静止不动,却常伴清风,直挺的节骨无须扎根也能自行繁茂。
只担心在雷雨之夜,这竹子会化为龙,最终握在我手中完成蜕变。
- 注释
- 纨扇:精致的团扇。
琅玕:青翠的竹子。
旋:迅速地。
藉:依靠。
翠筠:翠绿的竹竿。
直节:直挺的节骨。
化龙:变为龙。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画竹绢扇面》,是宋代诗人梁宗范的作品。诗人以扇面上的竹子为主题,细腻描绘了画面的生动景象。"团团纨扇阿谁绷",开篇即点出扇面的精致,暗示了画工的巧妙手艺;"露出琅玕三两茎",琅玕形容竹子的青翠,三两茎竹子疏朗有致,透出画面的空间感。
"密叶旋从人意长,劲枝全藉笔毫生",进一步赞美竹子的生长态势,叶子随着人的想象而延伸,枝干则仿佛借助画家的笔触而生动。"翠筠不动风常在,直节无根色自荣",竹子坚韧挺拔,即使静止也显现出生命力,其颜色自然地焕发着光彩。
最后两句"只恐半天雷雨夜,化龙应向手中成",寓意深远,竹子在风雨中更显坚韧,诗人担心它在雷雨之夜化为龙,表达了对竹子精神的敬畏和赞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物抒怀,寓含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服除送兄弟还都
日月忽已远,再见新谷升。
丧期有常数,吉我衣与襟。
俯仰自悲咤,泪下肝胆崩。
尚推立身报,未即泯馀生。
肃肃忠宪公,秉德辅休明。
报国有遗意,训言犹在听。
况兹世厚恩,兄弟秩王庭。
一朝出门去,事业各自营。
上当答君仁,下以为亲荣。
独此抱痾瘵,谢喧守柴荆。
扫冢奉时祭,履田课春耕。
既无公家责,聊徇狷者情。
出处虽云异,要以道为程。
和微之喜雪
冻雨吹花六出成,高楼一见瓦□□。
已惊密势昏群岫,更想馀霖及列城。
照水□□生秀气,跳枝喜鹊弄和声。
曾陪舞蹈丰年□,□拥温貂梦帝京。
九日高会有怀宁极
亲宾过我舍,置酒乐嘉节。
不见箕山人,坐令欢意歇。
霜风吹嘉菊,撩乱篱下发。
欲寄一枝芳,云深去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