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渡海·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海若(hǎi ruò)的意思:形容海洋广阔无边。
看落(kàn luò)的意思:观察不到,看不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县道(xiàn dào)的意思:指农村地区的小路或乡间道路。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于陵(yú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在陵墓之中。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无是非(wú shì fēi)的意思:指人不分是非,不辨是非曲直,不分正邪是非,不管是非曲直,也可指言行放纵,不顾是非曲直。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四月二十日渡海》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苦县道犹龙"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道路虽然艰难坎坷,但如同神龙般蜿蜒曲折,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于陵操如蚓"则借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于陵子高那样操守坚定的人,即使处境如同蚯蚓般卑微,也坚守原则。
"海若无是非"一句,寓意在广阔的海洋中,如果抛开世俗的是非纷扰,诗人能以超然的态度看待世事。最后"坐看落日尽"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淡然,即使面临日落西山的终结,也能静观其变,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体现了郑孝胥在动荡时代中对个人操守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