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气海(qì hǎi)的意思:指人体内的气血之海,比喻人体内蓄积的气力。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三茅(sān máo)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三种茅草,也比喻虚伪、假装。
山幽(shān yōu)的意思:山深处幽静、清幽。
树发(shù fā)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长得旺盛。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贞白(zhēn bái)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三茅云气海门浮”,以“三茅”象征仙山,与“海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贞白年来不下楼”,通过时间的流逝和主人公的孤独,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客自巴邛供一杖,人从天地寄扁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方的客人与诗人自身置于扁舟之上,寄托于天地之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月悬方丈娟娟夜,风起沧溟飒飒秋”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与秋季风起的苍茫,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淮上桂丛千树发,几时招隐到山幽”则以想象中的桂树盛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郑通判还襄阳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
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
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
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
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
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