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安子(ān zǐ)的意思:指为了安定家庭或者消除后顾之忧而采取的措施。
宝地(bǎo dì)的意思:指富饶的土地或地方。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冰碧(bīng bì)的意思:形容冰雪晶莹剔透、碧绿清澈。
槎枒(chá yá)的意思:形容船只在海上行驶时,像槎枒一样左右摇晃。
藩篱(fān lí)的意思:指用来限制或保护某种事物的界限或规则。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佳色(jiā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色彩或美好的容貌。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伶伦(líng lú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聪明、机智。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矛戟(máo jǐ)的意思:指战争或争斗中双方相互对峙,准备交战的状态。
蠛蠓(miè mě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非常拥挤。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霜彩(sh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中,阳光照耀下冰雪闪耀的美丽景象。
太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形容人或事物的声势浩大、威力巨大,不可轻视。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威凤(wēi fèng)的意思:指威武而凤毛麟角的形象,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色、稀有。
鲜妍(xiān yán)的意思:指美丽鲜明的容貌或形象。
闲冗(xián rǒng)的意思:多余、繁琐的事物或言语
仙坛(xiān tán)的意思: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道士修行的地方。比喻非凡的人才或高超的技艺。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炎昏(yán hūn)的意思:炎热的夏天傍晚时分。
屹仡(yì yì)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屹立不倒的样子。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拥肿(yōng zhǒ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拥堵不通。
幽壤(yōu rǎng)的意思:指荒凉僻静、幽深之地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竽籁(yú lài)的意思:指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玉镞(yù zú)的意思:形容文章、音乐等极其美好,堪称绝世之作。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坐受(zuò shòu)的意思:坐着接受,被动地承受或忍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院新竹景象,诗人通过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美景与神秘色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这里用“宝地”来形容寺院的地势,表明它是珍贵和神圣的地方。而“琉璃坼”与“紫苞琅玕踊”则是对竹子的描写,“琉璃”比喻竹子光滑如同美玉,而“紫苞”、“琅玕”则形容竹叶的茂密和竹节的坚实。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诗人用“亭亭”来形容竹子的直立,通过“巧于削”表达了竹子质地之美,而“一一大如拱”则描绘出每一枝竹都像手掌一样大小,充满了生机与力量。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这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清冷和高远之感。“冰碧林外寒”形容寺院周围的竹林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冽,而“峰峦眼前耸”则是对寺院周遭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它们的峻险和壮观。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诗人通过“槎枒矛戟合”来形容竹林中枝叶交错的景象,而“屹仡龙蛇动”则是对竹影摇曳中的神秘之感,以龙蛇比喻,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这里通过“烟泛翠光流”来描绘竹林中烟雾缭绕,阳光穿透的景象,而“岁馀霜彩重”则是对时间流逝后竹叶上积累的霜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岁月沧桑之感。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诗人通过“风朝竽籁过”来形容清晨风声中的和谐,而“雨夜鬼神恐”则是在雨夜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惊悚的氛围。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这里是对竹子颜色的赞美,“佳色”表达了竹子的美丽,而“鲜妍”则形容其新鲜和明亮,而“修茎无拥肿”则是对竹枝的描绘,没有任何瑕疵。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诗人通过“节高迷玉镞”来形容竹子节间的高度和光滑,而“箨缀疑花捧”则是在对竹叶中可能隐藏的小花进行想象性的描绘。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这两句诗表达了竹子的深远根系和它神圣的来源。通过比喻手法,将寺院新竹与传说中的仙界联系起来,增添了一层超自然的色彩。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这里是对寺院周围环境的描写,“谁令”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景的惊叹和不解,而“植幽壤”、“复此依闲冗”则是在问这是何人所为,又是怎样的缘故,让这竹子在如此幽静的地方生长。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诗中最后两句通过“居然霄汉姿”来描绘寺院的神秘和超凡,而“坐受藩篱壅”则是对寺院四周环境的总结,表达了一种被大自然所包围、保护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新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深刻的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