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很多城市,形容数量众多的城市。
别处(bié chù)的意思:指除了当前所在的地方之外的其他地方。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分理(fēn lǐ)的意思:分别整理、分类
红药(hóng yào)的意思:红色的药物,比喻能够解决问题或者治愈疾病的方法或手段。
京辅(jīng fǔ)的意思:京辅指的是京城的辅助,意味着有权势的人士在京城中的助力或帮助。
柳黄(liǔ huáng)的意思:形容柳树叶变黄,表示秋天来临。
上声(shǎng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上扬的音调。也可用来形容言辞高昂、气势威严。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宛丘(wǎn qiū)的意思:形容山势峻峭,曲折多变。
贤明(xián míng)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聪明能力,尤指君主或领导者具备的明智才能。
相别(xiāng bié)的意思:相互分别,告别离去。
掖垣(yè yuán)的意思:掩藏内情,隐藏真相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 注释
- 宛丘: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地方政务。
藉:凭借,依靠。
贤明:有才能、明智的人。
辍:停止,放下。
词臣:负责撰写文书的官员。
抚:管理,治理。
百城:泛指许多城市。
掖垣:宫门两侧的宫墙,借指朝廷。
人共惜:人们共同感到惋惜。
京辅:京城附近的地区。
休吟:不要再去吟唱。
红药:一种植物,象征美好或哀愁。
枕上声:夜晚的自然声音。
都门:京城的城门。
相别处:分别的地方。
柳黄莎碧:形容春天柳树发黄、莎草翠绿。
上林莺:上林苑中的莺鸟,象征春天和生机。
- 翻译
- 宛丘之地凭借贤明治理,暂时放下文臣管理众多城池。
卸下职责离开朝廷,人们共同惋惜,因为郡县连接着京城,本就显赫。
不要再去吟咏阶前红药的色彩,暂且倾听淮河岸边夜晚的声音。
在都门停下马匹,我们在此告别,眼前是黄柳绿莎,上林苑中莺鸟鸣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这里描绘了作者在宛丘地区治理和管理百姓的情景,显示出其贤能且明智的品质。同时,“暂辍词臣”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文学侍从(词臣)暂时告别的意境。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这两句诗表现出当作者完成公务离开岗位时,他所关心的人们都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而“郡连京辅”则强调了宛丘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休吟红药阶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这里诗人在描述自己闲居时的情景,一方面是静赏庭院中的花香(红药),另一方面则是在夜晚借助枕头聆听远方的水声(长淮)。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与友人在城门外告别的情景,环境中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树木成荫(上林莺),柳絮飘飞(柳黄莎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与友人的深情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郭圣原归庐陵
文章豪逸难为敌,格志孤高自出凡。
两岁论交重金石,今朝泣别倚松杉。
满江春碧围仙棹,入晓风轻送锦帆。
此去天涯皆独立,寂寥相望隔溪岩。
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
我生落拓如虚舟,万里江湖随演漾。
君今禄仕亦我同,南北悠悠无定向。
故乡回首海东头,兄弟十年官塞上。
才高质美众所奇,杞梓豫章非冗长。
辟书交飞上庙堂,肯使须臾事闲旷。
秦山峥嵘堑戎虏,自古征人愁怅望。
剑门栈阁天下危,去马来车魂欲丧。
羡君年少勇攀跻,足蹑青冥身益壮。
旧游陈迹想依然,感物怀亲情独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