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
愧无伐蛟手,宝剑空铿铿!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铿铿(kēng k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托身(tuō shēn)的意思:指依靠或寄托身体的地方。
西倾(xī qīng)的意思:指向西方倾斜,形容事物向着西方发展或倾向。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这首诗名为《无聊自叙五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洪繻创作。全诗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虚度的感慨为主题,通过描绘壮志未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首句“行年忽四十,误矣此半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与自我反思,感叹自己在生命的前半段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接着,“青春去如电,皓有何所营!”进一步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时间追求理想与价值的自责。
“朔风吹南雪,萧萧边马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随后,“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则通过大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无助,以及面对未知的恐惧。
“出门无高会,日月长西倾。”描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自己的渺小。接下来,“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通过想象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但“愧无伐蛟手,宝剑空铿铿!”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宁静之地,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与不安。
最后,“摧颓惟长卧,白日过前楹。”以长卧的姿态结束全诗,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妥协,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万里炎荒一草亭,微官挽我落南溟。
谁栽古木围空翠,为剪卑枝纳远青。
风雨半天秋缩瑟,江湖满地客伶俜。
日长吏散无公事,攲枕看书门昼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