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屿》
《竹屿》全文
元 / 余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水镜台隍,孤洲淼茫

地如方丈好,山接会稽长。

紫蔓林中合,红莲叶底香。

何人酒船里,似是贺知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孤洲(gū zhōu)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地方或处境。

红莲(hó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特点。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接会(jiē huì)的意思:接待会见。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酒船(jiǔ chuán)的意思:指酒杯,酒杯中的酒。

淼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浩渺无际的样子。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水镜(shuǐ jìng)的意思:水镜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知章(zhī zhāng)的意思:指人有文学修养,懂得诗书礼仪。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余阙的《竹屿》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宁静画面。诗中的“秋水镜台隍”以秋水比作镜子,映照着城池,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孤洲入淼茫”则描绘了远处孤岛在广阔水面中的渺小与遥远,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孤独的意境。

“地如方丈好,山接会稽长”两句,一方面赞美了此处土地的宜人,如同仙境中的方丈之地;另一方面,通过“山接会稽长”暗示了与名山会稽的连接,进一步丰富了景物的层次感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紫蔓林中合,红莲叶底香”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紫色藤蔓在密林中交织,红莲在绿叶下散发着幽香,色彩对比鲜明,香气扑鼻,生动展现了秋季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何人酒船里,似是贺知章”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在此处饮酒赋诗、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追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屿秋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作者介绍

余阙
朝代:元   字:廷心   籍贯:元庐州   生辰:1303—1358

(1303—1358)元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猜你喜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秋日十二首之九·其四十五

酿酒盈缸粟满仓,秪将辛苦度星霜。

诗书教子如何似,羡杀燕山窦十郎。

(0)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夏日十二首之十·其三十四

角巾微服恣游嬉,偶值溪翁得缓归。

独有蜻蜓如对客,一双时掠钓丝飞。

(0)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夏日十二首之二·其二十六

乱蛙声急雨声寒,坐拥衾裯尚觉单。

畎亩却思天下事,几时民受一分宽。

(0)

庄子观泉图

秋水成河灌百川,濠梁何必更观泉。

欲知无限逍遥意,总在南华第一篇。

(0)

诗意扇面

采药仙人去未还,偶逢童子问松间。

何人解写云山意,不放青团扇影闲。

(0)

温日观墨蒲萄·其二

天风动地拂苍须,摇落骊龙颔下珠。

一斗竟须浇渴吻,道人从此厌醍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