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明月寺》
《宿明月寺》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杖藜野寺步月入山棱。

方丈孤烛袈裟谒两僧。

厨烟分异茗,炉火燃香藤。

近识浮面抟空一老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月(bù yuè)的意思:指行走时像月亮一样轻盈飘逸。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分异(fēn yì)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分裂、分散或差异明显。

浮面(f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好看或美丽,但实际上质量或内在价值不高。

孤烛(gū zhú)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身边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近识(jìn shí)的意思:指对近在眼前的事物和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抟空(tuán kōng)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迅猛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访山中寺庙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神秘的氛围。首句“杖藜投野寺,步月入山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手持藜杖,踏着月光,踏入山林深处,投宿于荒野寺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意境。

接着,“方丈明孤烛,袈裟谒两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内的环境。在一间小小的方丈室里,仅有一支孤烛照亮着,僧人们身着袈裟,等待着来访者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寺庙的简朴与清幽,也暗示了僧侣们的生活简单而虔诚。

“厨烟分异茗,炉火燃香藤”描绘了寺庙内日常生活的细节。厨房的炊烟中飘散出不同种类的茶叶香气,炉火上燃烧着香藤,为寺庙增添了一份清雅之气。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僧侣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近识罗浮面,抟空一老鹏”两句,诗人通过与僧侣的交流,仿佛与传说中的罗浮山(道教名山)有所接触,甚至与一只翱翔于空中的老鹏相会。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宿寺庙时所感受到的宁静、神秘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宗教精神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读道书·其一

道人扫洒一间房,纸帐梅花滋味长。

清晓起来无个事,炉香端简面虚皇。

(0)

人日后一日立春

人日才过春日至,薄醪生菜旅亭头。

慈亲鬓发垂垂白,应看诸孙弄土牛。

(0)

和三二兄西庄书怀·其二

贤愚狂圣等为人,要是天君自策勋。

举世纷纷谁得妙,韩公惟许孟轲醇。

(0)

夜与仲严叔倚季成三弟同坐闻笛各赋一绝

西北干戈拨不开,今宵闻笛更清哀。

高堂亲老发垂白,与子买舟归去来。

(0)

丈亭

今古此行路,往来无了期。

荒亭尘压旁,废庙土侵碑。

日落空江暮,山遥去鸟迟。

待潮潮未长,沽醉且吟诗。

(0)

道宫夜醮

五云宫阙拥霓旌,子夜誊章扣玉清。

星月满坛尘不动,天风吹落步虚声。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