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感二首·其二》
《有感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古风

古人知几,知乃微之谨。

或罹发诸声,胡不窥诸隐。

下石伊何尤,落井良自陨。

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

来者如可追,刻肤时自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憎(bèi zē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非常厌恶,心里不满意。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伊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事情无法得知或无法理解。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重知(zhòng zhī)的意思:重视知识,重视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有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首句“古人重知几,知乃微之谨”点出古人重视预知事物发展的关键点,谨慎行事。接着,“或罹发诸声,胡不窥诸隐”则指出有时人们会因外界的言论而受到伤害,却不去深入探究背后的真相。这种现象引发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

“下石伊何尤,落井良自陨”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的恶意与自私,如同在他人背后投掷石头,或是不慎落入陷阱,都是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上背信弃义、互相倾轧现象的批判。

“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问题,人们往往崇尚背叛和仇恨,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风气的形成原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最后,“来者如可追,刻肤时自抆”意味着对于过去的错误,如果有机会改正,就应当勇于自我反省和修正。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呼吁,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期待,希望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梁山歌

雨雪霏霏,梁山之下。朴遫其凝,皓其郊野。

凛其寒矣,曷藏曷御。亲庭孔邈,孰为温者。

台不能此处,归途无所。台不能此处,曷其疾去。

(0)

吴江放船至枫桥湾

短篷负长虹,破䉬挂明月。

风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高城多隐映,远岫搀罗列。

少小泛吴江,始识仙凡别。

(0)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

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结屋栖岩陬。

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脩。

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

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

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

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樛。

玉渊茗饮馀,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

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0)

云谷二十六咏·其十七挥手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

不见尘中事,惟闻打麦声。

(0)

次韵择之怀张敬夫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

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0)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其一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

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