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田子》
《望田子》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天寒宜射猎,君向大同川。

紫兔悬鞍后,银筝马前

沙城迷积雪,岳树出晴烟。

日暮行人尽,关门待玉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同(dà tóng)的意思:大同指的是人们心灵相通,团结和谐的理想状态。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马前(mǎ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先后次序颠倒。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射猎(shè liè)的意思:指用弓箭或枪炮等武器进行狩猎的行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银筝(yín z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美妙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狩猎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壮阔的自然景观。首句“天寒宜射猎”开门见山,点明了季节与活动,暗示了诗中将展现的寒冷环境下的狩猎生活。接着,“君向大同川”,以“君”字拉近读者与诗中人物的距离,仿佛读者正跟随这位猎人一同前往大同川,体验冬日狩猎的乐趣。

“紫兔悬鞍后,银筝在马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狩猎时的紧张与兴奋。紫兔象征着猎物,悬鞍则可能是猎人准备好的箭或陷阱,而银筝则可能是在马前引导方向或是狩猎前的仪式性物品,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银筝的悠扬旋律。

“沙城迷积雪,岳树出晴烟”两句,通过对比和景象的叠加,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神秘的边塞风光。积雪覆盖的沙城与远处的树木在晴朗的天空下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广阔。

最后,“日暮行人尽,关门待玉鞭”两句,以时间的变化和场景的收束,给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结尾。随着日暮降临,所有的行人都已归家,只剩下关门等待玉鞭的场景,预示着狩猎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暗示了猎人对这次狩猎的期待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冬日狩猎的氛围,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潇湘竹二绝为谢大尹尊甫尚哲题·其二

江边修竹绕云林,三径翛翛翠色深。

何日归来寻旧隐,看云坐石话同心。

(0)

晓发沙城由东山间道薄暮始达宣府

仆夫促严驾,晓发銮舆先。

避彼鸡鸣道,迂回由东山。

山险历层叠,路狭经万盘。

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俯视蹴飞鸟,仰望扪苍天。

谷崖莽无路,下马相攀缘。

崎岖几回转,犹在数里间。

旌旗蔽云日,剑戟森林峦。

憩阴摘山果,㪺壑漱清泉。

试看荷戈士,飞走轻飙旋。

边关虽迢递,大道亦便便。

既违澹台志,驱驰固宜然。

悠悠日将夕,始及见平川。

未知足力倦,飞骑得前奔。

疾风觉后随,倏忽达军门。

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欢。

愿言励雅操,戮力奉至尊。

但愿师奏凯,辛苦马足论。

(0)

归田趣·其四冬樵

白首閒居,冬风冷、偏欺衰老。

晨光动、瀰漫院落,六花飞绕。

坐煖茅柴煨芋栗,老妻孙子围炉好。

更儿曹、腰斧析枯薪,归来早。阶前璐,池边缟。

都总出,天工巧。石山峰、庭下尽成琼岛。

况是太平丰稔瑞,教儿爱护休轻扫。

看园林、一鹤意萧萧,寻瑶草。

(0)

题养都指挥思亲卷·其二

西江分阃升贤佐,功忆先人百战馀。

移孝为忠有勋业,他年光映史臣书。

(0)

题竹赠钟子勤太守

葳蕤凤凰羽,白日动毵毵。

临别遥相赠,清风五岭南。

(0)

元宵侍宴万岁山·其一

綵映鳌山近紫霄,王正嘉节属元宵。

九衢星斗珠灯灿,一统乾坤玉烛调。

处处阳和融动植,家家欢乐合笙箫。

臣民仰戴君恩泽,万寿齐天祝帝尧。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