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青不己,湖月澹无心。
山静有啼鸟,僧閒自解吟。
人外(rén wài)的意思:指超出常人之外的人物或事物,形容非凡或超乎寻常。
条风(tiáo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或行为像风一样,轻浮、不稳定、无拘无束。
外语(wài yǔ)的意思:
◎ 外语 wàiyǔ
[foreign language] 外国语言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引人(yǐn rén)的意思:吸引人的注意力,引起人们的兴趣或关注。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竹柏(zhú bǎi)的意思:指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自解(zì jiě)的意思:自己解决问题或困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宗镜堂时的内心世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竹柏引人坐”,以竹和柏树的自然生长引出诗人的坐憩,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引导力。接着,“萧条风满林”一句,通过描绘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环境的静谧。
“高松青不己,湖月澹无心”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美。高耸的松树在风中摇曳,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湖面上的明月则显得淡然无波,仿佛与世无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平静。
“山静有啼鸟,僧閒自解吟”则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山间虽静,却有鸟儿的啼鸣,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生机表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同时,僧人的悠闲吟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最后,“翏翏人外语,禅宿岂知音”两句,以“人外语”和“禅宿”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声音的超脱与对禅学境界的追求。这里的“音”不仅仅指声音,更是心灵的共鸣与理解。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外界的声音再细微,也能触动心灵深处的共鸣,而对于禅者而言,这种共鸣或许就是他们所寻求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与心灵的宁静。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与自我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