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潮(àn cháo)的意思:指暗流涌动、危机迫近的局势。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惨惨(cǎn cǎ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惨、凄凉的样子。
残云(cán yún)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云彩,比喻已经逝去或消失的事物。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憧憧(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春阁(chūn gé)的意思:指春天花开的阁楼,比喻美好的居所或愉快的环境。
巅峰(diān fēng)的意思:指事物或人达到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奉先(fèng xiān)的意思:依照先例或规定来行事,尊奉先例或前辈。
佛阁(fó gé)的意思:指寺庙或寺院。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阁下(gé xià)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表示尊敬或敬意。
寒具(hán jù)的意思:
(1).一种油炸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2).御寒的衣物。《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匡山(kuāng shān)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改过自新,使人重新回到正道上来。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貌敬(mào jìng)的意思:以貌取人,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品质。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泥涂(ní tú)的意思:比喻言辞低下,不堪入目。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直(qǐ zhí)的意思:表示责备、反问的语气,意思是“怎么会是这样呢?”或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质疑。
诗狂(shī kuáng)的意思:指对诗词痴迷、热爱到疯狂的程度。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失脚(shī jiǎo)的意思:指失去立足之地,形势不利或处境窘迫。
书客(shū kè)的意思:指读书多、博学的人。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轩露(xuān lù)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屋子里飘出来的香气。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岩幽(yán yōu)的意思:形容山岩幽静幽深,景色幽美。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玉府(yù fǔ)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住宅。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情(yún qíng)的意思:指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清楚。
造次(zào c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冒失、鲁莽,不顾后果。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渍墨(zì mò)的意思:指用墨水涂抹在纸上,使其染上墨色。比喻受到坏人或坏事的沾染。
-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诗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幽静的寺庙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高为巅峰下为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与山谷之深,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接着,“群木惨惨风欲作”一句,通过描写树木在风中的摇曳,暗示了即将到来的风暴,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紧张感。
“浮红动翠何许似,别崦残云明佛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红色与绿色的色彩变化与远处的云朵和佛阁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随后,“眼中疑此洛南山,咫尺便到龙门湾”则通过想象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暗潮已落州渚出,新月未上渔樵还”描绘了潮水退去后露出的江中小洲与夜晚即将来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商侯胸有群玉府,借酒时时一轩露”则赞美了商学士(即诗人自己)的才华横溢,以及他借酒抒怀的生活态度。
“延春阁下墨淋漓,馀情亦及沧洲趣”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好山好水如高人,岂直貌敬将心亲”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崇敬之情。
最后,“平生几梦奉先寺,不知猿鸟犹相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君不见饮酒吟诗狂太白,曾是匡山读书客”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创造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