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沅陵刘道人庵中唯一禅椅不置卧榻云不睡四十年矣戏作二绝·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图景。诗人王庭圭以“一庵茅屋白云深”开篇,巧妙地将庵屋与白云相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坐待丹砂欲变金”一句,既暗示了庵中人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思想,也暗含着对内心修炼、精神升华的向往。
“谁信庵中人不睡”,这一句转折,引出庵中人的独特生活方式——“满池春水听龙吟”。这里的“龙吟”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更象征着庵中人内心的觉醒和对宇宙奥秘的倾听。整首诗通过对比庵中人与外界的差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白云深”、“丹砂变金”、“龙吟”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看松庵
太古有积翠,怪虬托窟宅。
皮鳞老阅岁,髯发硬如戟。
爪擘层云开,夜攫明月食。
偃跃天可依,忍冷冬不蛰。
路绝人罕到,一士卧空壁。
每从晨启扉,终日对森碧。
相看久无厌,稚子笑成癖。
昔自初览时,万松皆历历。
凉阴羃窗几,深黛滴岩石。
无乃肉眼观,玩物犹滞迹。
迩来坐庵中,一松了无觌。
不在形色求,能以神气得。
坚朴藏大用,后凋秉天德。
幽怀与俱化,此境遂真适。
好风忽相过,清音起寞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