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嫡孙(dí sūn)的意思:指合法婚姻所生的儿子的儿子,也泛指地位显赫的后代。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讲席(jiǎng xí)的意思:指讲学、演讲的地方或场合。也指讲学的职位或讲学的权威。
留屯(liú tún)的意思:指留在边境要塞、关隘的军队。
却去(què qù)的意思:离开某地,远离某人或某事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儒门(rú mé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也用来形容儒家学说或儒家的门徒。
上言(shàng yán)的意思:指直言不讳,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宗子(zōng zǐ)的意思:指家族中的继承人,也可以指家族的血脉延续。
冯唐老(féng táng lǎo)的意思:指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极有造诣的老人。
- 注释
- 渡江:指历史上的渡江战役,可能指的是南宋或明清时期的某次军事行动。
太史: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有学问的大臣。
当世:当代,指当时的学术界。
大儒:学问渊博的学者。
诸老:众多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贤宗子:品德高尚的宗族后代。
文公:可能指某个著名文人或者家族的尊称。
嫡孙:正统的孙子。
讲席:学术讲座或授课的场合。
留屯:军事驻扎或防守的地方。
冯唐老:冯唐,西汉时期的人物,以直言敢谏著称,这里借指直言者。
无人为上言:没有人替他向上面提出建议或申诉。
- 翻译
- 在渡江战役后,他成为当代大儒的门徒。
众多德高望重的前辈,视他为贤能的宗族子弟。
他没有来参加学术讲座,反而去守护重要的驻地。
如同寂寞的冯唐老人,无人替他向上面进言。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生活与情感交流的诗句,通过对人物关系和行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与学术氛围。其中,“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一句,既是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映射出诗人对其家族文化底蕴的赞赏和敬仰。随后的“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尊崇之情,通过“嫡孙”的称谓,更突出了家风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
然而,“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一句,则转折出主人公对待学术交流的态度,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和超脱,甚至是对世俗学术界某种形式主义的批判。这种行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内在修持的追求。
最后,“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则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对主人公境遇的同情。在这里,诗人通过“寂寞”二字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可能是因为主人公的超脱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者理解。同时,“冯唐老”的提及,或许是在借古人的名讳来隐喻主人公的高洁与孤傲。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以其深婉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当世的孤独与超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认同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春望感怀
灞岸春波远,秦川暮雨微。
凭高正愁绝,烟树更斜晖。
南塘即事
半川寒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
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落拗罾船。
司马迁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缯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