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邻二五皇,德羡且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蜀(bā shǔ)的意思:指蜀地,古代巴国与蜀国的合称,泛指巴蜀地区。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崩角(bēng jiǎo)的意思:指事物的尖角或尖端断裂或破裂。
不加(bù jiā)的意思:不增加;不添加
二五(èr wǔ)的意思: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
流被(liú bèi)的意思:被水冲走,形容无法抵挡或无法抗拒。
靡丽(mǐ lì)的意思:形容华丽、美丽得过分而不真实
民气(mín qì)的意思:指民众的情绪和心情。
明宣(míng xuān)的意思:明确宣布或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启关(qǐ guān)的意思:打开关口,解决难题,突破困境。
声明(shēng míng)的意思:正式宣布或公开表明某种立场、观点或意图。
使民(shǐ mín)的意思:使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无敢(wú gǎn)的意思:毫不敢于,完全不敢
凶族(xiōng zú)的意思:指凶恶的人或势力。
于铄(yú shuò)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珠砾(zhū lì)的意思:珠砾是指珍珠和砾石,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在众多平庸的人或事物中显得格外出众。
金块珠砾(jīn kuài zhū lì)的意思:形容珍贵宝贝或优秀人才众多,如金子和珠子一样珍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将领征讨蜀地,最终平定剑州,蜀主孟昶主动献出府库,请求平定巴蜀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喜悦。
首先,“惟彼巴蜀,务靡丽以夸”一句,点出了巴蜀之地的奢华与浮华,暗示了蜀主孟昶的奢侈生活,为后文他的投降埋下伏笔。
接着,“金块珠砾,纳政于邪”描述了孟昶将珍贵的财宝作为投降的礼物,献给宋朝将领,表现了他的无奈与屈服。
“于铄王师,如虎如螭”赞美了宋朝军队的强大与勇猛,将其比作虎和螭,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威武。
“啚夷凶族,使民气以摅”表达了平定叛乱,安抚百姓,恢复秩序的主题,显示了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征服,还有治理与和平。
“足不加首,臂岂大于股”这一句,通过类比,强调了战争的高效与迅速,说明了宋军行动之快,如同脚踏实地,直捣黄龙,没有多余的步骤。
“启关迎鵷,崩角无敢后”描绘了蜀地人民在宋军到来时的欢迎场景,以及他们对平定者的敬畏之心,体现了民众对和平的渴望。
“声明宣,流被区”则表明了宋朝的声望和影响力,其和平与正义的行动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了整个区域。
最后,“有百蛮来,同孚至理”表达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认同,强调了统一与和谐的重要性。
“上邻二五皇,德羡且阜”总结了宋朝的德行与成就,与古代帝王相比,宋朝的统治者以其仁德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幸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事件,还蕴含了深刻的政治与道德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权力与道德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致政中散荀龙连惠三篇俯光衰老辄亦依韵和呈再鼓羸师其气已竭止希一览而弃之可也
郢楼高唱丽阳春,重叠三章妙入神。
席上纵欢殊不倦,樽前道旧转相亲。
故交共是休闲客,令子今为辅弼人。
河内仙居颇优逸,风流雅尚有谁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