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甄 监 簿 述 怀 宋 /崔 敦 诗 一 鸣 当 日 众 俱 惊 ,曾 掞 天 庭 赋 太 清 。宦 路 喜 君 方 晚 遇 ,文 场 推 我 是 虚 声 。短 材 漫 饱 支 离 粟 ,藻 思 宜 粲 沆 瀣 英 。近 喜 和 光 成 莫 逆 ,嘉 名 洋 溢 鲁 诸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和光(hé guāng)的意思:和光指和谐共处,互相友好。
宦路(huàn lù)的意思:指官场的道路或者官员的职业生涯。
嘉名(jiā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名声,荣誉的称号。
莫逆(mò nì)的意思:指非常亲密的朋友或至交好友。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天庭(tiān tíng)的意思:指宇宙中的上天之地,比喻高高在上的地方或权力巨大的机构。
晚遇(wǎn yù)的意思:晚遇意为遇到晚了,错过时机。形容错过良机或遇事不顺利。
文场(wén chǎng)的意思:指文学创作的舞台,也指文坛、文化圈。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洋溢(yáng yì)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气氛充满、溢出。
藻思(zǎo sī)的意思:形容思考深远、博学多才。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翻译
- 他的才华一展现就让众人惊叹,曾在朝廷写下清高之诗。
在官场上,你的好运来得正是时候,而我在文学界只是虚名。
我才能有限,只能勉强糊口,但你的文思如同甘露,滋养着智慧。
最近我们志趣相投,成为知己,你的美名在鲁地广泛流传。
- 注释
- 一鸣:突然展现才华。
众俱惊:众人皆为之惊讶。
掞:撰写。
天庭:朝廷。
赋:写作。
太清:清高之诗。
宦路:仕途。
喜:欢喜。
方:正。
晚遇:迟到的好运。
虚声:虚名。
短材:才能有限。
漫饱:勉强糊口。
支离粟:粗劣的食物。
藻思:文思。
沆瀣英:甘露般的智慧。
和光:与人和谐相处。
莫逆:知己。
嘉名:美好的名声。
鲁诸生:鲁地的学生,或指鲁地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和甄监簿述怀》。首句“一鸣当日众俱惊”,形象地描绘了甄监簿(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初次展现才华时的惊人效果,犹如凤凰展翅,令人瞩目。次句“曾掞天庭赋太清”则赞美了对方在文学上的非凡才情,暗示其文章曾被朝廷赞赏。
“宦路喜君方晚遇”表达了诗人对甄监簿在仕途上遭遇好运的欣慰,认为他的才华在晚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文场推我是虚声”则是谦虚之辞,说自己在文坛上只是虚有其名,实际上不如甄监簿。
“短材漫饱支离粟”表明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藻思宜餐沆瀣英”则赞美甄监簿的文学素养深厚,如同仙露琼浆般滋养人心。最后两句“近喜和光成莫逆,嘉名洋溢鲁诸生”表达了诗人与甄监簿友情深厚,相互欣赏,彼此的美名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甄监簿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人诗风中的雅致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悼演述二老僧
叠石峰前二老僧,相逢一笑见真情。
社中对酒日初永,林下围棋秋始清。
尚拟维摩眠丈室,遽惊圆泽厌浮生。
通幽亭冷西楼古,过客伤心涕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