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乐山(lè shā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心境宽广。
利口(lì kǒu)的意思:形容人口才聪明,口齿伶俐。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仁者(rén zhě)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善良品德的人。
啬夫(sè fū)的意思:指吝啬、小气的人。
耸耳(sǒng ěr)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耳朵竖立,专心倾听或警觉的样子。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言端(yán duān)的意思:指言辞端正,言语严谨。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只如(zhī rú)的意思:只如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意思是只有像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一样才能达到某种效果。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题讷庵》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讷”这一主题,巧妙地探讨了君子之德与言行之间的关系。
首联“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庵名扣大儒。”以佛教中的两位高僧摩诘(即王维)和文殊为引子,暗示庵名“讷”的深意,同时将话题转向对大儒的思考,引出下文对“讷”的品德的探讨。
颔联“君子于言端欲讷,贤人终日只如愚。”强调了君子在言语上的谨慎与迟钝,即“讷”,认为真正的君子在言谈上应避免轻率,而贤人则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如同愚人一般,不轻易发表意见,这体现了对内敛与智慧的深刻理解。
颈联“乐山自昔称仁者,利口由来恶啬夫。”通过“乐山”与“利口”两个形象的对比,前者象征着仁慈与宽容,后者则代表了尖酸刻薄。这里通过“乐山”自古以来被尊称为仁者的例子,与“利口”容易招致恶名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讷”的正面价值。
尾联“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以“双峰”象征佛法的高深,通过“空耸耳”描绘了聆听佛法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最后,“老禅惟要一言无”则点明了真正的智慧与修为往往在于言辞的节制,甚至有时沉默也是一种力量,表达了对“讷”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讷”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君子之德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与修为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