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藁砧(gǎo zhēn)的意思:比喻人的行为懒散,不勤劳。
蛩吟(qióng yí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哀的吟唱声。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寒将(h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将要来临。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 鉴赏
这首《捣衣》诗,由元代诗人张端所作,描绘了秋夜捣衣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为捣清砧素”,以“捣”字开篇,点明了捣衣的动作,而“清砧素”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预示着秋夜的来临。接着,“令人念藁砧”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丈夫(藁砧,古代用以捣衣的砧石,此处借指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直击人心。
“近寒将雁至,入夜正蛩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与孤独。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离人的归期未定;入夜后,蟋蟀的鸣叫,更是增添了几分寂寥与哀愁。
“霜月三更杵,关山万里心。”这两句将捣衣的动作与主人公的心境紧密相连。在霜月的照耀下,捣衣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夜晚,仿佛是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呼唤,而“关山万里心”则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情跨越千山万水,直达对方的心中。
最后,“金风何太弱,不与送馀音。”以秋风的无力,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强烈情感。秋风虽弱,却无法带走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如同余音绕梁,久久不能散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夜捣衣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满庭芳·其一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
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
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
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高才。
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
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
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