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瓶(bǎo píng)的意思:指珍贵的容器或器皿。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法轮(fǎ lún)的意思:法轮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轮,比喻佛法的传播或事物的运行。
盥手(guàn shǒu)的意思:盥手指的是洗手,也可以比喻摆脱罪恶或者清除污垢。
灵运(líng yùn)的意思:指人运气好,事情顺利,能够得到幸运。
罗巾(luó jī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仪态。
僧供(sēng gòng)的意思:指尊敬佛教僧人供养香火和物品。
宿世(sù shì)的意思:宿世指的是前世的因果关系,表示两个人或事物之间有着特殊的缘分和牵连。
他生(tā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行等在某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或特别。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薰香(xūn xiāng)的意思:指用香料熏烤来增添香气,比喻用美好的言行感染他人。
优昙(yōu t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德。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 鉴赏
此诗《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的感悟。
首联“盥手薰香折好春,罗巾净拭宝瓶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准备供奉佛前的场景。盥手、薰香、折取春花,再用罗巾轻轻擦拭宝瓶上的灰尘,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仪式感,仿佛将春天的美好与纯净引入了神圣的空间。
颔联“一华聊复添僧供,半偈还同赞法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朵花虽小,却能增添僧侣的供养,半句偈语同样能赞颂法轮的转动,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在佛法的引领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颈联“宿世曾为童子戏,他生应作比丘身”,诗人通过回顾前世今生,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信仰与追求。曾经作为孩童的游戏,如今在佛法的引导下,希望能成为修行者的身影,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与精神提升的渴望。
尾联“若教灵运真成佛,会现优昙證本因”,引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如果灵运(此处或指诗人自己)真正成就佛果,那么他将会显现如优昙花般的智慧与慈悲,证悟佛法的根本原因。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理解,也寄托了对自身修行成果的期待与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供佛仪式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前世今生、佛法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宗教信仰与个人精神成长的融合与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刘宽夫题学士进此庵
道人清净观,梦幻阅诸有。
成心自得师,论世方结友。
默如彼上人,语合亡是叟。
问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赋性甚杞柳。
一波失源流,六凿开户牖。
客尘不暂住,习气既悠久。
闻言虽转头,遇事还掣肘。
志目或中眉,画虎终类狗。
我持测海心,来听谈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
如抽一茧丝,欲缚千牛首。
勉赓进此歌,代斲恐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