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任(bù rèn)的意思:不肯担任或不愿意接受职责。
寸阴(cùn yīn)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子(rén zǐ)的意思:指儿子,也可用来形容人们的后代。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烟林(yān lín)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森林,也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 翻译
- 晚年才意识到读书人的人生选择有误,体力劳动已经力不从心。
读书写字仿佛风云变幻,日月穿梭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
自古以来,一日的辛勤耕耘,只为子孙后代百年的心愿。
清风遍洒世间每个角落,但想要找个安身之处却无处可觅。
一次次叹息,孤独的云彩升起在傍晚的山峦上。
- 注释
-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读书人身份。
任:胜任。
风云:比喻读书、写作的文思如风云般变化。
烟林:烟雾笼罩的树林,象征历史的深远。
一日养:一日的辛劳,引申为一生的付出。
人子:子女,这里泛指后代。
寸阴:极言时间短暂,形容难以找到安身之处。
太息:深深的叹息。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诗人孤独的心境。
暮岑:傍晚的山峰,寓示时光流逝和人生晚景。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日里感慨时光易逝、身世无常的深沉情感。首句“晚觉儒冠误”表明诗人因为过于专注于学业而错过了青春年华,所谓“儒冠”乃指士人之顶戴;其二,“力耕已不任”则写出诗人体力衰退,无力再从事农业劳作。第三句“风云入书史”与第四句“日月送烟林”交织出一种历史长河中自然界变迁的情景,风云在书籍史册中留下痕迹,而时光则如同流水般带走了山林中的烟雾。
第五句“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每一天都是过去岁月中难以重复的一瞬间,而每个人内心却承载着长达百年的情感。六七两句“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自身无法真正摆脱世俗羁绊,如同鸟儿想要栖息却找不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末了两句“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叹息与孤独感受。太息,意味着极度的悲凉与无奈;而“孤云生暮岑”,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着空中飘泊的孤独云朵发出感慨,似乎只有那片云才能理解他内心的寂寞和忧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的渺小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十三陈平章即席赋
夜看二星度,高会列群英。
苍颜白发乌帽,风入古槐清。
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
且勿多酌我,未厌我狂醒。金瓯启,银信喜,衮衣新。
向来淮浙草木,隐隐有馀声。
闻说井阑沙语,感念石壕村事,倾耳发惊霆。
举酒奉公寿,天意厚苍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