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寺肖报恩,复不戒于火。
一念敬怠间,圣狂分右左。
聊将剔灰烬,率与除壒堁。
罢塔永弗为,遂非益增过。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初意(chū yì)的意思:初次的意思或初步的想法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佛力(fó lì)的意思:指佛教的力量,也用来形容人具有超凡的力量或智慧。
改心(gǎi xīn)的意思:改变心意,改变立场或态度。
工作(gōng zuò)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想尽各种办法,不遗余力。
苟完(gǒu wán)的意思:指勉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回禄(huí lù)的意思:指因功劳或贡献而得到的官职、俸禄等待遇。
灰烬(huī jìn)的意思:灰烬是指燃烧后残留下来的灰烬,比喻已经毁灭或结束的事物。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九仞(jiǔ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六和(liù hé)的意思:指六个方面或六个要素和谐共处。
明示(míng shì)的意思:明确地指示或表达某种意思。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仍旧(réng jiù)的意思:仍然保持原状,没有改变。
善果(shàn guǒ)的意思:善行所带来的好结果或好报应。
遂非(suì fēi)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某个阶段,就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表示事情已经达到了最终状态。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颓堕(tuí duò)的意思:指人的道德品质或精神状态堕落衰退。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象教(xiàng jiào)的意思:指以象为教材,用象来比喻教导人们的道理。
延寿(yán shòu)的意思:延长寿命
徭役(yáo yì)的意思:指古代统治者对农民进行的苛捐杂税和强制劳役。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异宜(yì yí)的意思:不合适;不相宜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召祸(zhào huò)的意思:主动招惹麻烦或灾祸
资善(zī shàn)的意思:指有才能、有能力的人。
自满(zì mǎn)的意思:形容自己得意忘形,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志过》。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感慨。
首句“延寿仿六和,将成自颓堕”描绘了历史上的某位君主或高僧,本欲完成宏伟的工程,却因个人懈怠而功败垂成。接着,“梵寺肖报恩,复不戒于火”指出即使是为了感恩或祈福而建造寺庙,也未能避免火灾的灾难。这反映了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无力感,以及对过去错误决策的反思。
“初意缘祝釐,佛力资善果”表明最初的动机是出于虔诚的祈祷,希望得到佛法的加持以获得好的结果。然而,“虽弗事徭役,䆒属勤工作”指出尽管没有直接征召劳役,但实际的工作量仍然繁重,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慈寿天地同,宁藉象教夥”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认为这不应仅仅依赖宗教的力量,而是需要更广泛的努力与智慧。接下来,“此非九仞亏,天意明示我”则暗示了某些事情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其中蕴含着命运或天意的启示。
“一念敬怠间,圣狂分右左”强调了一个人的态度在决定其命运中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疏忽或怠惰,就可能使圣人变为狂人。这反映了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无逸否转泰,自满福召祸”进一步阐述了勤奋与满足之间的关系,过度的安逸可能导致衰败,而自我满足则可能招致灾祸。这是一条关于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
“南北况异宜,窣堵建未妥”提到了地理位置与建筑选择的重要性,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可能是对某个具体项目的建议或反思。
“惟是回禄延,遗迹春明颇”提到火灾虽然毁灭了部分建筑,但也留下了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在春天尤为显眼。这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聊将剔灰烬,率与除壒堁”表达了清理废墟、去除污垢的决心,象征着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开始新的建设。
“苟完仍旧观,地因邻馺娑”意味着如果能够完成原有的计划,并且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和谐,那么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最后,“罢塔永弗为,遂非益增过”表达了对某些项目不再继续进行的决定,认为停止是避免更大错误的一种方式。
“志兹能改心,讵云君子可”总结了整篇诗的主题,即通过反思和改变来提升自我,这样的行为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反思,探讨了人性、道德、命运、自然规律等多方面的深刻哲理,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帝王兼学者的深邃思考。
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
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
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
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
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煇煌。
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
恶木不忍伐,留我窗户前。
人皆笑我拙,我独为汝贤。
共生天地间,谁不愿长年。
如何枝叶内,便纵斤斧穿。
人或甚于斯,同被恩爱缠。
燕昭与汉武,所享固已偏。
乐极未肯休,更欲求神仙。
孰能以此心,扩为无尽泉。
大哉周文王,尚结枯胔缘。
伤生有禁止,亦具月令篇。
好木虽云好,不须公爱怜。
恶木虽云恶,莫自生雠冤。
岁晏霜雪稳,夏深雷雨颠。
扶疏有震落,与公常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