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槎捉蛟龙,浪高力微惧灭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出游(chū yóu)的意思:指外出游玩、旅行。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恍忽(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感觉短暂地失去清晰,不稳定或迷糊。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金流(jīn liú)的意思:金钱的流动。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水波(shuǐ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波浪,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波动。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益(wú yì)的意思:没有益处,毫无用处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中州(zhōng zhōu)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部地区。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筑台(zhù tái)的意思:指建筑或修建台阶、平台,也比喻为别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不足惜(bù zú xī)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物的价值、意义等没有充分认识和珍惜。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一)》描绘了中州之地的壮丽景色和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诗的开篇以"中州可以望天地,黄河之水何恍忽"起笔,展现出中州大地的开阔与黄河水势的浩渺,给人以壮阔之感。
接下来,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这自然景象,特意筑台于黄河之畔,"为此筑台临其涯,坐看月生复月没",表达了对月色变化的专注与享受。中秋之夜,"今年中秋地无云,绿烟溟濛海月发",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薄雾,犹如海上的明珠,景象清幽。
诗人进一步想象黄河水波中仿佛有贝宫涌动,蛟龙出没争逐月影,"金流水波贝宫涌,蛟龙出游争海月",运用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然而,诗人也流露出想要亲自探索的愿望,"我欲乘槎捉蛟龙",但又因风浪太大而感到力不从心,担心"浪高力微惧灭殁"。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未知的追求虽有风险,但更担忧的是探索无果,"呜呼灭殁不足惜,只恐竟无益",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我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甫席上
宴集当寒景,宾朋尽楚材。
秖缘乡土乐,翻重岁时哀。
腊意悬江柳,春心倚槛梅。
香醪非市得,珍果况闽来。
甸雪冬堂净,城氛夜馆开。
自怜同落叶,谁为暖寒灰。
日月惟丘壑,英雄半草莱。
平生鸿鹄志,燕雀莫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