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人(cān rén)的意思:指参与其中的人数众多。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迷悟(mí wù)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真理、理解问题时,由于思考不透彻或认识不清楚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和仲远留题方锐长老方丈》。诗中探讨了迷悟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行者面对的挑战。
首句“当知迷悟不相因”,开篇即点明迷与悟并非因果关系,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修行的深奥。接着,“举手如何拂鉴尘”一句,以拂拭镜子上的灰尘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清除内心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过程。这一比喻生动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必要性。
随后,“试问禅翁住方丈”一句,将话题转向对禅宗高僧的询问,引出对修行环境的思考。方丈作为僧侣修行的居所,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通过这一问句,诗人似乎在探讨在纷扰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一句“近来多少晚参人”,则反映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解脱。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们内心追求的肯定。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修行的本质、过程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普遍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