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次 韵 计 教 授 宋 /李 石 糟 丘 尽 醉 国 人 狂 ,谁 似 东 家 礼 义 乡 。万 卷 短 檠 磨 岁 月 ,一 生 寒 砚 敌 水 霜 。饭 牛 坐 待 扶 桑 白 ,战 马 初 归 塞 草 黄 。奏 牍 三 千 君 未 晚 ,殿 帏 正 要 上 书 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饭牛(fàn niú)的意思:用牛肉做菜,指人们对牛肉的喜爱和重视。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家礼(jiā lǐ)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礼节、规矩。
尽醉(jìn zuì)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喝得非常醉。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书囊(shū náng)的意思:指才学渊博、知识丰富的人。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糟丘(zāo qiū)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险峻。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正要(zhèng yào)的意思:即将要做某事,表示动作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中。
奏牍(zòu dú)的意思:奏章和文书。形容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坐待(zuò dài)的意思:坐等待命,不主动行动。
- 注释
- 糟丘:形容醉酒成灾的地方。
狂:狂态,放纵不羁。
东家:邻居,这里指东边的邻居。
礼义乡:讲究礼仪的地方。
万卷:极言书籍之多。
短檠:小型油灯,用于夜间照明。
磨岁月:消磨时光。
寒砚:寒冷的砚台,形容刻苦学习。
饭牛:喂牛,古代农耕文化中的日常活动。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这里指日出。
战马:战争中的坐骑。
塞草黄:边塞草地上的黄色,暗示季节变化。
奏牍:奏折文书。
君:您,对读书人的尊称。
未晚:还不算晚,表示仍有机会。
殿帏:宫殿的帷幕,代指朝廷。
上书囊:进献奏章的袋子。
- 翻译
- 满城酒醉显狂态,谁比东邻礼仪乡。
无数卷轴灯下研磨时光,一生苦读抵酷寒风霜。
喂牛闲坐盼日出东方,战马归来草原已染秋黄。
尽管文书堆积如山,你还不算迟,朝廷正需你的奏章入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对知识的渴望。开篇"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酒色而忘记礼仪之人的批判,以及对东家(可能指某个品行高尚之士或理想中的社会)的向往。这里的“糟丘”形象地表现了国人沉醉于物欲的状态,而“东家”则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文明与礼仪。
接着,“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里的“万卷”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短檠”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笔架。“磨岁月”意味着长时间地研读这些书籍,“一生寒砚敌冰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如饥似渴,即使在严冬也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中间两句“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田园生活和战争后的宁静景象。这里的“扶桑”是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也有可能指的是东方或日出之地。“饭牛”则是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写照。而“战马初归塞草黄”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战马返回边塞时,那荒凉的塞上草已转为金黄色,这是对和平的一种向往。
最后,“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雄心壮志,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执着追求。这里“奏牍三千”意味着有许多文章待写,而“君未晚”则是说诗人的才华和生命力还很旺盛。“殿帏正要上书囊”则强调了诗人渴望将自己的学问和知识贡献给国家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二
累石凌空起,登临望八寰。
置身红日表,托足白云间。
兄弟同携手,乾坤一解颜。
莫云天路远,此地可跻攀。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一
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
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
君归更作遴名客,九华山头结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