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十二首·其七》
《西江月.十二首·其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非非(fēi fēi)的意思:非非指的是不断否定或反驳,表示坚决否定或反对。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体分(tǐ fēn)的意思:指人们对应事物的认识、判断和对待的准确度和恰当性。

同异(tóng y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吾伊(wú yī)的意思:指自己,表示自我。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张伯端所作,名为《西江月·十二首(其七)》。这是一首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世俗生活观察的诗歌。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 这两句表达了对众生的平等看待,不以寿命长短或社会地位高低来区分他们。这是佛法中平等观念的体现,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法身通照没吾伊。” 此句中的“法身”指的是佛教中的真理之身,代表着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真理。这里说它“通照”,意谓这一真理无所不在,无处不至,能够穿透一切,包括“我”——即作者本人。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于宇宙真理之中的境界。

“念念体分同异。” 这句话意味着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但又与其他念头相连,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流动和变化。这里强调了时间流逝中每一刻的独特性及其与整体生命体验的联系。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这两句诗探讨了知觉的可靠性。它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感知的怀疑态度,即所谓的“真”可能并非真正如此,而所谓的“假”也可能含有某种程度上的真理。这反映出作者对于知识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往来诸用不相知。” 这句话描绘了人世间忙碌而又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人们在生活中各自忙于自己的事务,很少有机会真正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和经历。

“生死谁能碍你。”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生死之忧的精神境界。这是佛教中常见的思想,即通过修行达到一种对待生与死都能够平静无畏的心态。这里,“碍”字意味着阻碍或束缚,作者问道,在这种修为下,还有谁能真正阻碍你呢?这句话强调了心灵自由和解脱的理念。

综观全诗,它不仅描绘了一种世俗与佛教哲学相结合的生活景象,也表达了对生命真谛、时间流逝、知觉可靠性以及生死超脱等深刻主题的探讨。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其一

陌上花开正掩靡,茸城草绿雉媒肥。

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

(0)

次牧翁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韵

珠帘从此不须开,又是兰闺梦景来。

画舫欲移先傍柳,游衫才拂已惊梅。

东郊金弹行相逐,南陌琼辀度几回。

最是新诗如玉琯,春风舞袖一时催。

(0)

上元曲·其五

销金罗帕粉花香,蟒幅齐肩锦绣装。

百病年年行走惯,阿谁打滚到沙场。

(0)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

神皇昔日嘉耆旧,半若齐贤贻厥后。

一时丰草与长林,石以枕兮流以漱。

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阍曷报咸思扣。

鼎湖遗诏勤访落,及出东山何所作。

白阳先生名世俦,岱宗珊珊灵气托。

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

司农丰镐便吏隐,署前山茜复江清。

犹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

忠勤久荷今皇鉴,岂有功成令缺陷。

朝拜乞骸夕拜归,谁谓先生易拂衣。

今皇善法神皇意,体大臣宜贵得微。

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寻常视钓矶。

白驹空谷弗草草,巳卜东山出迟早。

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见存遗吐。

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纪勋犹可数。

留计疏草特一斑,欲识先生考其语。

(0)

黄鹤楼再成忻奉卢时偕公祖檄下徵诗率应二首·其一

未履江城二十年,崔巍曾历几风烟。

不须再问云兼鹤,且看重来吏是仙。

川岳静浮杯影外,楼台新自凯歌前。

遥知胜会思灵枣,又见成瓜一度圆。

(0)

上司理时偕卢公兼怀令兄九台年丈

看花曾近五云边,梦绕金门四十年。

宝锷秋横湘浦月,高牙夜肃汉江烟。

重瞻祥李光先泽,转忆甘棠竞后妍。

白首狂歌天有二,可胜怀古思悠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