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出 山 作 唐 /卢 仝 出 山 忘 掩 山 门 路 ,钓 竿 插 在 枯 桑 树 。当 时 只 有 鸟 窥 窬 ,更 亦 无 人 得 知 处 。家 僮 若 失 钓 鱼 竿 ,定 是 猿 猴 把 将 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家僮(jiā tóng)的意思:家中的仆人或佣人
枯桑(kū s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荒凉、凋零。
窥窬(kuī yú)的意思:窥窬意指偷窥他人隐私或窥探他人的秘密。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桑树(sāng shù)的意思:比喻为人忠诚、恪守信义。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鱼竿(yú gān)的意思:鱼竿是指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以渔夫的职责和工作态度为榜样,以及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断努力。
猿猴(yuán hóu)的意思:猿猴是指猿类和猴类动物,也用来比喻行为举止狂野或粗鲁的人。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翻译
- 离山时忘记关闭山门,钓鱼竿插在了干枯的桑树上。
当时只有鸟儿窥探,再也没有人知道我在何处。
如果家童找不到钓鱼竿,肯定是被猴子拿走了。
- 注释
- 出山:离开山林。
忘掩:忘记关闭。
山门路:指山林的入口。
钓竿:钓鱼的工具。
插在:放置于。
枯桑树:干枯的桑树。
当时:在那个时候。
只有:仅有。
鸟窥窬:鸟儿窥探。
更亦:也。
无人得知处:没有人知道我的位置。
家僮:家中的仆人或童子。
若失:如果丢失。
定是:一定是。
猿猴:猴子。
把将去:拿走了。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出山钓鱼的宁静画面。"出山忘掩山门路"表明隐者离山时连山门都未关上,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而"钓竿插在枯桑树"则展示了他钓鱼时的悠闲情状,那枯桑树仿佛成为了时间静止的见证。接下来的"当时只有鸟窥窬, 更亦无人得知处"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宁静的意境,只有鸟儿偶尔探头窥视,除此之外,更是无人知晓其所在。
最后两句"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则带有一丝诙谐与幽默。这里的"家僮"指的是隐者的仆人,而他若是丢失了钓鱼用的竿,隐者轻松地归咎于山中的猿猴,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态度,也透露出诗人的豁达与幽默感。
整首诗通过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受,展现出一位唐代隐士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天台邦师
天台邦公,善琴与诗,时称僧之雄。
琴尽古意,诗得古风。
自云天圣景祐中,踪迹犹飘蓬。
大淮南北,长江西东。
人之奇者必就见,景之胜者多游从。
尔来五六载,不与当时同。
发白体且瘦,所适多疏慵。
却担一枝筇,归老天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