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必成渊,何患贱且贫。
苟非秋实坚,孰为春木芚。
客来各有劝,匪我同心亲。
不恤同心鲜,所感馀泽沦。
不治(bù zhì)的意思:表示病情无法治愈,无法挽救或无法解决的意思。
不恤(bù xù)的意思:不顾、不在乎、不关心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名德(míng dé)的意思:指有名望和品德高尚的人。
能仁(néng rén)的意思:能够行善、有仁爱之心
秋实(qiū shí)的意思:秋天成熟的果实,比喻事物到了收获的季节。
实坚(shí jiān)的意思:坚实可靠,毫不动摇。
书策(shū cè)的意思:指通过读书来启发和教育自己,以达到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的目的。
思古(sī gǔ)的意思:思念古时的人物、事物或时代。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此诗《感春杂咏八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功业与品德的追忆与反思。
首句“䢅坐执书策,惘焉思古人”,诗人独自坐着,手中拿着书籍,心中满是对古代贤人的思念。这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与思考中的场景,流露出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
接着,“勋业建九州,名德在一身”两句,赞美古代伟人不仅建立了广阔的疆域,更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里强调了功业与道德并重的重要性。
“一身尚不治,九州安能仁”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指出如果个人的治理都不善,那么如何能使广大的九州得到仁爱的传播?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责任与社会影响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积水必成渊,何患贱且贫”两句,以水积成深渊为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并以此鼓励人们不必担心地位或财富的低微,只要持续努力,终将有所成就。
“苟非秋实坚,孰为春木芚”则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坚持的重要性。只有像秋天的果实那样坚实,才能在春天的树木中脱颖而出。
“客来各有劝,匪我同心亲”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的劝告时,虽然客人们各有所说,但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是那些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
最后,“不恤同心鲜,所感馀泽沦”点明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即使朋友不多,但只要有真挚的情感交流,就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古代伟人的缅怀,也有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价值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
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
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
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
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
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
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
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
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
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
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
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
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
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
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
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
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
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