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闷》
《闷》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懒听云和奏凤嘈,偶题诗句牢骚

那堪易过春如驶,常觉难期雨似膏。

锦埭几曾搴睡鹤,玉盘将次含桃

动关愁绪心所,谁道安禅却可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愁绪(chóu xù)的意思:指忧愁的心情和思绪。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含桃(hán táo)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对他人友善。

和奏(hé zòu)的意思:和睦共处,和谐相处。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将次(jiāng cì)的意思:指次要的、次等的事物。也表示次序、等级。

牢骚(láo sāo)的意思:指对不满、抱怨、埋怨等情绪的表达。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偶题(ǒu tí)的意思:偶然遇到的题目;临时起意的题目。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萦心(yíng xīn)的意思:形容思绪缠绕,心事纠结。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云和(yún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友好相待

鉴赏

此诗《闷》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烦忧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首句“懒听云和奏凤嘈”以“懒听”二字开篇,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仿佛在说不愿再倾听那些繁杂的音乐与热闹的声音。接着,“偶题诗句亦牢骚”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不平与不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那堪易过春如驶,常觉难期雨似膏。”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流逝的时光比作飞逝的春天,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同时,将期盼已久的雨水比作珍贵的膏脂,形象地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生活所需资源的期待。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状态的深切感受。

“锦埭几曾搴睡鹤,玉盘将次荐含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锦埭,可能是指华丽的桥或道路,而“搴睡鹤”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但似乎总是难以触及。玉盘荐含桃,则是用美食的诱人来反衬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动关愁绪萦心所,谁道安禅却可逃。”诗人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的愁绪无处不在,难以排解。然而,在面对无法逃避的愁绪时,他提出了一个疑问:“谁道安禅却可逃?”这里的“安禅”,指的是佛教中的静心修行,意为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摆脱外在的烦恼,体现了其对精神解脱的渴望。

综上所述,《闷》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不满、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张刚父观物轩

观物之变观化原,游物之初游于天。

万象起灭随飞烟,守之惟一天乃全。

秋风叶落春花妍,盛衰老壮人皆然。

潜机剥复相回旋,至理妙契言难传。

张君目击道所存,身具太极谁参玄。

返君观物观诸心,我心外物安能迁。

鹤长凫短随所便,莫问漆园齐物篇。

(0)

次韵张洞云

张子湖海襟,乃复喜岩穴。

朝餐进芝髓,夜诵然松节。

深云暗幽洞,仲夏欲飞雪。

下舂炫馀景,林水互明灭。

款客垂磬室,颇感十年别。

携琴意已消,酌茗石萝月。

(0)

永嘉精舍二首·其二

败檐偪仄怕抬头,孤宦飘零不自由。

半夜空斋风雨急,梦中误唤系渔舟。

(0)

良乡县早行

西风黄叶馆,晓起候钟声。

驿吏张灯送,山童抱褥行。

短筇秋万里,长剑月三更。

犹有钧天梦,依稀绕禁城。

(0)

威卿中丞溽暑中遣送秋露芳尊侑以佳篇感愧之馀用韵以谢

盍簪江浒话襟期,平日纷传始见知。

奕世清门膺重望,十年黄阁佐明时。

休官未逊陶元亮,恋阙犹思杜拾遗。

野老尽消烦恼障,对花斟酒细哦诗。

(0)

悼幼子

世事云千变,人生梦一场。

悠悠谁范冶,扰扰自彭殇。

公道方缄口,私忧敢置肠。

家人能解此,情泪莫沾裳。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