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自(bié zì)的意思:不自大,不自负,不自恋。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翻飞(fān fēi)的意思:形容飞翔、翱翔的样子。
负弩(fù nǔ)的意思:负重的弩弓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同砚(tóng yàn)的意思:同砚是指一起使用砚台的朋友,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献书(xiàn shū)的意思:指把书籍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传递知识。
小年(xiǎo nián)的意思:小年是指农历腊月二十三,即除夕前一天。也指除夕前夜的晚上。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砚席(yàn xí)的意思:砚台和席子,比喻学问渊博、文采斐然。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同砚席(tóng yàn xí)的意思:同砚席是指同学在一起学习、讨论的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董两峰应举》。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董两峰赴试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情。
首联“小年同砚席,惜别自依依”,描绘了两人从小一起学习,如今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小年,指幼年;砚席,借指读书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颔联“此日献书去,何时负弩归”,表达了对友人赴试的鼓励和支持。献书,即参加科举考试;负弩归,则是考取功名后衣锦还乡的意象。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友人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个人理想的期许。
颈联“亦知予偃蹇,不共尔翻飞”,则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挫折的担忧,同时也表达出自己虽不能一同飞翔,但依然会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偃蹇,意为困顿、不得志;翻飞,则比喻自由飞翔、事业有成。这里既有对友人个人命运的关切,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感。
尾联“为报吾翁道,于今战胜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报翁道,意为向父亲报告好消息;战胜肥,可能是对友人取得成功后的形象描述,暗示友人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生活也更加富足。这句诗以诙谐的语言,传达了对友人成功的喜悦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朋友的深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张野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送韩评事
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远相依。
罢官馀俸租田种,送客回舟载石归。
离岸游鱼逢浪返,望巢寒鸟逆风飞。
嵩阳旧隐多时别,闭目闲吟忆翠微。